“空誦河東乞巧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誦河東乞巧文”全詩
今宵銀漢耿無云。
難尋海上乘槎客,空誦河東乞巧文。
羅異果,炷名熏。
紉針捻線漫紛紛。
蓬萊底事回車處,暗想當年鈿合分。
作者簡介(郭應祥)
[約公元一二二四年前后在世]字承禧,臨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間進士。官楚、越間。其他事跡不可考。
《鷓鴣天(戊辰七夕)》郭應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戊辰七夕)》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郭應祥。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令節標名自古聞,
今宵銀漢耿無云。
難尋海上乘槎客,
空誦河東乞巧文。
羅異果,炷名熏。
紉針捻線漫紛紛。
蓬萊底事回車處,
暗想當年鈿合分。
詩詞的意境和賞析如下:
這首詩詞以七夕節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詩人首先提到這個節日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所熟知,然后描述了今晚的天空,銀河明亮,沒有一絲云翳。這樣的夜晚本應是浪漫的,但詩人卻感到無法尋找到那些乘坐船只在海上游弋的人們,也無法感受到河東地區女子們的乞巧之情。
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一種靜謐的氛圍。羅異果和炷香的香味彌漫,仿佛在空氣中飄蕩。紡織的聲音,紡線的翻飛,充滿了空間。這些描寫使得整個場景更加生動,詩人似乎置身于其中。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思緒回到往事。蓬萊是神話中仙境的象征,詩人暗自回想起過去的事情,想到了當年的鈿合分離之情。這里的鈿合指的是七夕故事中的牽牛織女,它們在一年中的這一天相會,而其他時間則被分隔開。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七夕節的思考和情感,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充滿遐想的夜晚。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人創造了一種獨特的詩意,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回憶。
“空誦河東乞巧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wù chén qī xī
鷓鴣天(戊辰七夕)
lìng jié biāo míng zì gǔ wén.
令節標名自古聞。
jīn xiāo yín hàn gěng wú yún.
今宵銀漢耿無云。
nán xún hǎi shàng chéng chá kè, kōng sòng hé dōng qǐ qiǎo wén.
難尋海上乘槎客,空誦河東乞巧文。
luó yì guǒ, zhù míng xūn.
羅異果,炷名熏。
rèn zhēn niǎn xiàn màn fēn fēn.
紉針捻線漫紛紛。
péng lái dǐ shì huí chē chù, àn xiǎng dāng nián diàn hé fēn.
蓬萊底事回車處,暗想當年鈿合分。
“空誦河東乞巧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