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枉夢紅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枉夢紅衣”全詩
生愁近渚風微。
紫山深,金殿暖,日暮同歸。
白頭相守,情雖定、事卻難期。
帶恨飛來,煙埋秦草,年年枉夢紅衣。
舊沙間,香頸冷,合是單棲。
將終怨魂,何年化、連理芳枝。
作者簡介(史達祖)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于飛樂(鴛鴦怨曲)》史達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于飛樂(鴛鴦怨曲)》
作者:史達祖
朝代:宋代
綺翼兼羽兼羽,
問誰常借春陂。
生愁近渚風微。
紫山深,金殿暖,
日暮同歸。
白頭相守,情雖定、事卻難期。
帶恨飛來,煙埋秦草,年年枉夢紅衣。
舊沙間,香頸冷,合是單棲。
將終怨魂,何年化、連理芳枝。
中文譯文:
鴛鴦相依翱翔,
問誰常在春陂借宿。
生活中的憂愁近在渚濱,微風拂面。
紫山深處,金殿溫暖,
日暮時一同回家。
白發相伴,情意雖然堅定,但事情卻難以實現。
帶著怨恨飛來,煙霧遮埋了秦草,年復一年白日做夢穿紅衣。
在舊時的沙地間,香頸冷冷,只能孤零零地棲身。
將要終結的怨恨之魂,何時能夠化作連理的芳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對鴛鴦鳥的離愁別緒,通過鴛鴦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人世情感的苦悶和無奈。詩中運用了典型的宋詞手法,以鴛鴦為象征,抒發了作者對愛情和夫妻情感的思索和感慨。
詩的開頭,以"綺翼兼羽兼羽"形容鴛鴦雙飛的景象,展示了它們相互依偎的姿態。接下來,作者問道:"問誰常借春陂",表達了對于離別的疑問,沒有找到可以借宿的地方,增加了凄涼的氛圍。
詩的第二部分,描述了鴛鴦生活中的憂愁,近在渚濱,微風拂面。紫山深處、金殿溫暖則意味著美好的家園,但日暮時鴛鴦仍然要歸巢。
第三部分,表達了白發相伴的夫妻情誼,情意雖然堅定,但由于種種原因卻難以實現。"帶恨飛來,煙埋秦草,年年枉夢紅衣"表達了作者對未能如愿以償的遺憾和悔恨。
最后一部分,以"舊沙間,香頸冷,合是單棲"表達了鴛鴦的離愁別緒,它們注定要孤獨地棲身在舊時的沙地上,無法再次相聚。"將終怨魂,何年化、連理芳枝"則表達了作者對于夫妻情感的終結和無法實現的遺憾。
整首詩以鴛鴦為象征,通過描繪鴛鴦的離愁別緒,抒發了作者對于愛情和夫妻情感的苦悶和無奈。詩中運用了富有意境和情感的描寫手法,通過對鴛鴦的描述,將個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產生共鳴。
這首詩詞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愛情和夫妻情感的思考和痛苦。詩中的意象和情感通過運用寓意和象征手法,使得詩詞更具詩意和藝術性。整首詩詞既展示了鴛鴦離愁別緒的形象,又蘊含了作者對于人世愛情的感慨和無奈,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年年枉夢紅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fēi lè yuān yāng yuàn qū
于飛樂(鴛鴦怨曲)
qǐ yì jiān yǔ jiān yǔ, wèn shuí cháng jiè chūn bēi.
綺翼兼羽兼羽,問誰常借春陂。
shēng chóu jìn zhǔ fēng wēi.
生愁近渚風微。
zǐ shān shēn, jīn diàn nuǎn, rì mù tóng guī.
紫山深,金殿暖,日暮同歸。
bái tóu xiāng shǒu, qíng suī dìng shì què nán qī.
白頭相守,情雖定、事卻難期。
dài hèn fēi lái, yān mái qín cǎo, nián nián wǎng mèng hóng yī.
帶恨飛來,煙埋秦草,年年枉夢紅衣。
jiù shā jiān, xiāng jǐng lěng, hé shì dān qī.
舊沙間,香頸冷,合是單棲。
jiāng zhōng yuàn hún, hé nián huà lián lǐ fāng zhī.
將終怨魂,何年化、連理芳枝。
“年年枉夢紅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