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嬌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花嬌面”全詩
正日上、花陰淺。
青絲不動玉鉤閑,看翠額、輕籠蔥茜。
鶯聲似隔,篆醒微度,愛橫影、參差滿。
那回低掛朱闌畔。
念閑損、無人卷。
窺春偷倚不勝情,仿佛見、如花嬌面。
纖柔緩揭,瞥然飛去,不似春風燕。
分類: 御街行
作者簡介(高觀國)
高觀國,南宋詞人。字賓王,號竹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約與姜夔相近。與史達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詞亦齊名,時稱“高,史”。其成就雖不及史達祖,但也有值得重視之處。他善于創造名句警語,如“香心靜,波心冷,琴心怨,客心驚”;“開遍西湖春意爛,算群花、正作江山夢”,都頗為后人傳誦。從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跡,大約是一位以填詞為業的吟社中人。為“南宋十杰”之一。有詞集《竹屋癡語》。
《御街行(賦簾)》高觀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御街行(賦簾)》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高觀國。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描繪了一幅春日御街行人的景象。詩人描述了一座院落中香波濃烈,半掩的窣窣深深。正午的陽光透過花陰照在地面上,青絲不動的玉鉤悠閑地懸掛著,看著額上佩戴的翠玉和輕羅的帷幕。鶯鳥的歌聲隔著帷幕傳來,微弱而清脆,仿佛是在篆刻醒悟的微妙時刻。賞花的人們興致高漲,紛紛出現在景色中,像是參雜在參差不齊的影子中。詩人回首望著低垂的朱紅欄桿,心中念叨著時光的消逝,悲嘆昔日的歡愉已無人回味。他偷偷窺視著春天,倚靠著柔軟的物品,無法抵擋心中的情感。仿佛看到了一張嬌艷如花的臉龐,柔柔地揭開帷幕,然后突然飛走,不像春風中的燕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在御街行走時的感受和情緒。詩人通過景物的描繪,傳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逝去歡愉時光的懷念。同時,他通過對春天的窺視和對美好事物的倚靠,表達了對美好的追求和對愛情的期待。整首詩詞充滿了濃郁的春日氛圍和深沉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為特點,通過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形容詞和動詞,使得景物栩栩如生,給讀者帶來了直觀的感受。例如,“香波半窣深深院”描繪了院落中濃郁的香氣和窣窣的聲音,讓人仿佛置身其中。詩中還有一些富有節奏感的描寫,如“青絲不動玉鉤閑”和“纖柔緩揭,瞥然飛去”,使整首詩詞的語言流暢、韻律優美。
通過對春日御街行人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對時光流逝和歡愉逝去的思考。他通過對朱紅欄桿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無人回味的悲嘆。同時,詩人通過對春天的窺視和對美好事物的倚靠,表達了對美好的追求和對愛情的期待。整首詩詞充滿了對生活和情感的細膩觸動,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獨特情緒。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御街行走時的感受和情緒,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歡愉逝去的思考,以及對美好的追求和愛情的期待。整首詩詞充滿了春日的氛圍和深沉的情感,語言流暢、韻律優美,給人以直觀的感受和細膩的觸動。
“如花嬌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jiē xíng fù lián
御街行(賦簾)
xiāng bō bàn sū shēn shēn yuàn.
香波半窣深深院。
zhèng rì shàng huā yīn qiǎn.
正日上、花陰淺。
qīng sī bù dòng yù gōu xián, kàn cuì é qīng lóng cōng qiàn.
青絲不動玉鉤閑,看翠額、輕籠蔥茜。
yīng shēng shì gé, zhuàn xǐng wēi dù, ài héng yǐng cēn cī mǎn.
鶯聲似隔,篆醒微度,愛橫影、參差滿。
nà huí dī guà zhū lán pàn.
那回低掛朱闌畔。
niàn xián sǔn wú rén juǎn.
念閑損、無人卷。
kuī chūn tōu yǐ bù shèng qíng, fǎng fú jiàn rú huā jiāo miàn.
窺春偷倚不勝情,仿佛見、如花嬌面。
xiān róu huǎn jiē, piē rán fēi qù, bù shì chūn fēng yàn.
纖柔緩揭,瞥然飛去,不似春風燕。
“如花嬌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