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悵小樓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惆悵小樓東”全詩
一春又負西湖醉,離恨雨聲中。
客袂迢迢西塞,余寒翦翦東風。
誰家拂水飛來燕,惆悵小樓東。
分類: 烏夜啼
作者簡介(盧祖皋)
盧祖皋(約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號蒲江,永嘉(今屬浙江)人。南宋慶元五年(1199)中進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詩集不傳,遺著有《蒲江詞稿》一卷,刊入“彊村叢書”,凡96闋。詩作大多遺失,唯《宋詩記事》、《東甌詩集》尚存近體詩8首。
《烏夜啼》盧祖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烏夜啼》是宋代盧祖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柳色津頭泫綠,
桃花渡口啼紅。
一春又負西湖醉,
離恨雨聲中。
客袂迢迢西塞,
余寒翦翦東風。
誰家拂水飛來燕,
惆悵小樓東。
中文譯文:
夜色中柳樹的綠色沾濕了河頭,
桃花在渡口處悲啼成紅。
一個春天又把我帶入了西湖的醉鄉,
離別的憂傷融入雨聲之中。
客人的衣袂在遙遠的西塞飄搖,
寒意在輕柔的東風中剪刀般地割裂。
是哪家的燕子劃過水面飛來,
讓我在小樓東望時感到惆悵。
詩意和賞析:
《烏夜啼》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離別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傷和無奈。
詩的開篇,詩人以柳樹沾濕河頭的綠色和桃花在渡口處悲啼成紅來描繪景物,展現了夜晚的靜謐和寂寞。這里的綠色和紅色通過色彩的對比,增強了詩句的意境和情感。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一春又負西湖醉,表達了他多次經歷離別和別離的心情。西湖被視為浪漫詩情的象征,而“負西湖醉”則寓意著詩人被西湖的美景和離別之情所陶醉,并且意味著他在離別中失去了自我。
在下一句中,詩人將離恨與雨聲相連,將自己的憂傷與自然景物相融合。雨聲的柔和和離別的憂傷相互映襯,表達出詩人內心的無奈和痛苦。
接下來,詩人以客人的衣袂在遙遠的西塞飄搖和寒意在東風中剪刀般地割裂來描寫夜晚的寒冷和孤寂。這里的形容詞“迢迢”和“翦翦”增強了寒冷和凄涼的感覺。
最后兩句,詩人以一種向往的情感表達了對歸鄉和愛人的思念。他提到的燕子飛過水面,給人以希望和溫暖的感覺,同時也使他感到了無奈和惆悵。小樓東望的場景讓人想象到詩人望著遠方,思念著親人和故鄉的情景。
總體來說,《烏夜啼》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感情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傷和離別之情。詩中運用了色彩、對比和象征等修辭手法,使詩句充滿意境和情感。通過細膩的描寫,詩人成功地傳達了他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整首詩抒發了離別之痛、彷徨和對故鄉的思念,同時也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寂寞之感。這使得《烏夜啼》成為一首充滿詩意和情感的宋代佳作。
“惆悵小樓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ū yè tí
烏夜啼
liǔ sè jīn tóu xuàn lǜ, táo huā dù kǒu tí hóng.
柳色津頭泫綠,桃花渡口啼紅。
yī chūn yòu fù xī hú zuì, lí hèn yǔ shēng zhōng.
一春又負西湖醉,離恨雨聲中。
kè mèi tiáo tiáo xī sāi, yú hán jiǎn jiǎn dōng fēng.
客袂迢迢西塞,余寒翦翦東風。
shuí jiā fú shuǐ fēi lái yàn, chóu chàng xiǎo lóu dōng.
誰家拂水飛來燕,惆悵小樓東。
“惆悵小樓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