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坎擊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坎坎擊鼓”全詩
吹洞簫,望極浦。
女巫進,紛屢舞。
陳瑤席,湛清酤。
風凄凄兮夜雨,不知神之來兮不來,使我心兮苦復苦。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魚山神女祠歌·迎神》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魚山神女祠歌·迎神》
魚山下,坎坎擊鼓。
吹洞簫,望見遠處浦。
女巫進,紛紛起舞。
擺上瑤席,斟滿渾濁的酒。
夜風凄凄,夜雨紛紛,
不知神明是否前來,
讓我心中痛苦不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登徒子賦體詩。描述了一個神女祠迎神的場景。
詩中以魚山為背景,描述了莊重神圣的儀式。鼓聲和簫聲相互協調,增加了儀式的莊重感。女巫進入場景后,伴隨著起舞的動作,增添了神秘感和神圣氛圍。陳設瑤席,斟滿酒,是為了招待前來的神明。
然而,詩人在寫到風雨之夜時,對于神明是否真的降臨感到懷疑。這種懷疑增加了詩詞的懸念和波瀾,使人對神的存在與否產生質疑。詩人表達了對神明的盼望,以及因不能確定神明是否來臨而感到的失落和痛苦。
此詩拋出了關于信仰、神明存在與否的問題,以及人們對于神明是否得到回應的疑惑。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于宗教信仰和神秘事物的思考和感悟。
“坎坎擊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shān shén nǚ cí gē yíng shén
魚山神女祠歌·迎神
kǎn kǎn jī gǔ, yú shān zhī xià.
坎坎擊鼓,魚山之下。
chuī dòng xiāo, wàng jí pǔ.
吹洞簫,望極浦。
nǚ wū jìn,
女巫進,
fēn lǚ wǔ.
紛屢舞。
chén yáo xí, zhàn qīng gū.
陳瑤席,湛清酤。
fēng qī qī xī yè yǔ,
風凄凄兮夜雨,
bù zhī shén zhī lái xī bù lái, shǐ wǒ xīn xī kǔ fù kǔ.
不知神之來兮不來,使我心兮苦復苦。
“坎坎擊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