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駕兮儼欲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神之駕兮儼欲旋”全詩
來不言兮意不傳,作暮雨兮愁空山。
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駕兮儼欲旋。
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魚山神女祠歌·送神》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魚山神女祠歌·送神
紛進舞兮堂前,
目眷眷兮瓊筵。
來不言兮意不傳,
作暮雨兮愁空山。
悲急管兮思繁弦,
神之駕兮儼欲旋。
倏云收兮雨歇,
山青青兮水潺湲。
中文譯文:
紛紛涌進舞者在堂前,
目光依依似在賞瓊宴。
他們來時不言語也不傳達訊息,
而我卻似暮雨般憂愁在空山中。
悲痛弦樂聲催人思緒繁雜,
神明的駕馭姿態顯得欲要旋升。
瞬間云彩斂起,雨停歇下,
山巒依然青翠水聲潺潺流淌。
詩意和賞析:
此詩據傳是王維送神女舞者離去時所作,描繪了神女離去的情景,表現了神秘它觸發的情感。
詩中通過用舞者紛紛進入神女祠堂和凝視瓊宴的目光描繪神女祠堂前舞者們為送別神女而紛紛涌進祠堂的繁華景象。舞者們默默無聲地來到了這里,沒有語言溝通,只是他們的出現使得整個空山更加寂靜起來,給人一種憂愁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借由悲愴的管樂聲和思緒繁雜的弦樂來描繪舞者們的內心情感,象征神女即將駕臨。神女出現的景象令人心馳神往,仿佛欲要旋升離去。
最后兩句詩以自然景物的描寫作為收尾,通過云彩收斂、雨停歇、山青水潺湲流淌的場景表達了神女離去后的寧靜景象,也可以理解為神女離去后,舞者們重新投入現實生活,周圍景物恢復平靜。
整首詩通過描繪神女離去的場景,表達了離別與失落的情感,并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來襯托出這種情感的凄美。同時,此詩也是對舞者們在臨別神女時的悲愴和神秘儀式的表達,具有一種律動的美感。
“神之駕兮儼欲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shān shén nǚ cí gē sòng shén
魚山神女祠歌·送神
fēn jìn wǔ xī táng qián, mù juàn juàn xī qióng yán.
紛進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瓊筵。
lái bù yán xī yì bù chuán,
來不言兮意不傳,
zuò mù yǔ xī chóu kōng shān.
作暮雨兮愁空山。
bēi jí guǎn xī sī fán xián, shén zhī jià xī yǎn yù xuán.
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駕兮儼欲旋。
shū yún shōu xī yǔ xiē, shān qīng qīng xī shuǐ chán yuán.
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
“神之駕兮儼欲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