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迷漢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桃源迷漢姓”全詩
桃源迷漢姓,松樹有秦官。
(松樹 一作:松徑)
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
羨君棲隱處,遙望白云端。
(白云端 一作:在云端)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臺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盧照鄰)》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舊簡拂塵看,打開舊簡書,塵土飛揚。
鳴琴候月彈,彈奏琴聲,等待月明。
桃源迷漢姓,迷失桃源,找不到歸屬。
松樹有秦官,松樹上有官員。
空谷歸人少,空谷歸人寥寥。
青山背日寒,青山凜冽寒意。
羨君棲隱處,羨慕你隱居的地方。
遙望白云端,遙望白云高處。(白云端 一作:在云端)
詩意:
這首詩是王維酬謝比部楊員外贈送的作品,描繪了自然山水和人生的寂寥與追求的意境。詩中通過琴臺和琴彈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樂趣和寧靜的追求。詩人迷失在桃源之中,無法找到自己的歸屬感,而唐代官員的身份又使他感到矛盾和不自在。詩人用空谷歸人和青山背日寒來形容自己的孤獨,對比了自然之美與人世的寒冷。最后,詩人羨慕楊員外的隱居生活,并向往在高處仰望白云。
賞析:
這首詩以琴臺和琴彈為起點,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寧靜和自由的追求,以及他對現實矛盾的思考。詩人通過山水的美麗和自然的恢弘,對照自己的孤獨和彷徨。最后,他羨慕隱士楊員外的生活,并表達了對高處、白云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而獨特的語言描繪了對理想生活和自由的追求,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桃源迷漢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bǐ bù yáng yuán wài mù sù qín tái cháo jī shū gé lǜ ěr jiàn zèng zhī zuò lú zhào lín
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臺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盧照鄰)
jiù jiǎn fú chén kàn, míng qín hòu yuè dàn.
舊簡拂塵看,鳴琴候月彈。
táo yuán mí hàn xìng, sōng shù yǒu qín guān.
桃源迷漢姓,松樹有秦官。
sōng shù yī zuò: sōng jìng
(松樹 一作:松徑)
kōng gǔ guī rén shǎo, qīng shān bèi rì hán.
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
xiàn jūn qī yǐn chǔ, yáo wàng bái yún duān.
羨君棲隱處,遙望白云端。
bái yún duān yī zuò: zài yún duān
(白云端 一作:在云端)
“桃源迷漢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