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厭消瘦不勝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厭厭消瘦不勝衣”全詩
凌波人去。
厭厭消瘦不勝衣,恨清淚、多于雨。
舊曲慵歌瓊樹。
誰傳香素。
碧溪流水過樓前,問紅葉、來何處。
分類: 一落索
《一落索》方千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落索》是宋代方千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心抵江蓮長苦。
凌波人去。
厭厭消瘦不勝衣,
恨清淚,多于雨。
舊曲慵歌瓊樹。
誰傳香素。
碧溪流水過樓前,
問紅葉,來何處。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憂郁的情緒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與失落。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離別和孤獨的痛苦感受。
賞析:
《一落索》描繪了一個寂寞而哀怨的場景。詩的開篇“心抵江蓮長苦”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苦惱,仿佛心如江蓮般被困擾著。接著,詩人描述了一個人凌波而去,離開了詩人身邊。這個離去使詩人感到厭倦、消瘦,心情沉重,無法承受更多的痛苦,淚水多過雨水,表示詩人內心的傷感和悲痛。
詩中出現的“舊曲慵歌瓊樹”描繪了詩人此刻的倦怠和懶散,他已經沒有心情去歌唱,仿佛只愿意靜靜地倚在瓊樹下回憶過去。然而,他感到迷惘,不知道有誰能傳達他內心的思緒和情感。
最后兩句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碧溪流水從詩人居住的樓前流過,他向紅葉詢問來處,暗喻詩人對離別和孤獨的深切思念之情。整首詩以以景寫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愁苦和孤寂。
《一落索》在表達個人情感痛苦的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增添了詩歌的意境和離奇之感。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宋代詩人方千里獨特的藝術風格,使人們能夠深入感受到他內心的憂愁和孤獨。
“厭厭消瘦不勝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luò suǒ
一落索
xīn dǐ jiāng lián zhǎng kǔ.
心抵江蓮長苦。
líng bō rén qù.
凌波人去。
yàn yàn xiāo shòu bù shèng yī, hèn qīng lèi duō yú yǔ.
厭厭消瘦不勝衣,恨清淚、多于雨。
jiù qū yōng gē qióng shù.
舊曲慵歌瓊樹。
shuí chuán xiāng sù.
誰傳香素。
bì xī liú shuǐ guò lóu qián, wèn hóng yè lái hé chǔ.
碧溪流水過樓前,問紅葉、來何處。
“厭厭消瘦不勝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