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厭厭誰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謾厭厭誰問”全詩
寂寥轉、梧桐寒影。
天際歷歷征鴻近。
被風吹散,聲斷無行陣。
秋思客懷多少恨。
謾厭厭誰問。
暈殘蘭_香消印。
夢魂長定。
愁伴更籌盡。
《品令》方千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品令》是宋代方千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露水晶瑩的滴落,煙霧迷離靜謐。
孤寂轉變,梧桐樹投下寒冷的影子。
天空中的征鴻清晰可見,逐漸靠近。
它們被風吹散,聲音逐漸消失,無法形成行陣。
秋天的思緒中,旅客懷抱著多少悲傷。
誰都不愿意問及,煩厭無聊的問題。
花香散去,猶如印記消失。
夢與魂牢牢定格。
愁苦與伴隨其來的思考已經到了極限。
詩意:
《品令》以秋天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孤寂和悲傷的感受。詩中描繪了清晨的露水和迷霧彌漫的景象,以及寒冷的梧桐樹影。天空中的征鴻象征著旅客的歸來,但他們卻被風吹散,聲音消失無蹤。秋天的思緒中充滿了旅客的悲傷,但卻無人愿意關心。詩人又以殘缺的蘭花香味消失作比喻,表達了悲傷和憂慮的消散。最后,詩人表示愁苦與思考已到了極限。
賞析:
《品令》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旅客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內心的孤寂和悲傷。詩詞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梧桐樹的寒冷影子與露水的晶瑩相對照,突出了孤獨和苦悶的情感。同時,征鴻的形象也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層次感。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同時,抒發了旅客內心的苦悶和無奈,展示了對人情冷淡的失望和對生活的厭倦。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優美,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謾厭厭誰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ǐn lìng
品令
lù xī yān jìng.
露晞煙靜。
jì liáo zhuǎn wú tóng hán yǐng.
寂寥轉、梧桐寒影。
tiān jì lì lì zhēng hóng jìn.
天際歷歷征鴻近。
bèi fēng chuī sàn, shēng duàn wú xíng zhèn.
被風吹散,聲斷無行陣。
qiū sī kè huái duō shǎo hèn.
秋思客懷多少恨。
mán yàn yàn shuí wèn.
謾厭厭誰問。
yūn cán lán xiāng xiāo yìn.
暈殘蘭_香消印。
mèng hún zhǎng dìng.
夢魂長定。
chóu bàn gèng chóu jǐn.
愁伴更籌盡。
“謾厭厭誰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