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繡衣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子繡衣臣”全詩
四愁連漢水,百口寄隨人。
槐色陰清晝,楊花惹暮春。
朝端肯相送,天子繡衣臣。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送丘為往唐州》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丘為往唐州
宛洛有風塵,君行多苦辛。
四愁連漢水,百口寄隨人。
槐色陰清晝,楊花惹暮春。
朝端肯相送,天子繡衣臣。
中文譯文:
送丘去唐州
在宛洛有風塵,您的行程多辛苦。
四個憂愁伴隨漢水,百口口信寄托在同行之人。
槐樹的顏色在白天投下清涼的陰影,楊花在暮春中吸引人們的目光。
朝廷上的貴族愿意送您,您是天子身邊繡衣的臣子啊。
詩意:
這首詩是王維送別丘為往唐州的作品,表達了送別者的情感和送別之后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旅行者離開宛洛的情景,強調了他的辛苦和困難,同時也表達了送別者在他離去時的憂愁和關切。
整首詩流露出對旅行者的關懷和送別者的無盡思念。通過描繪宛洛的風塵和旅行者行程的辛苦,詩人把讀者帶入了送別的場景中,讓人們能夠感受到離別的傷感。詩中的“四愁連漢水”形象地表達了送別者的憂愁之情,而“百口寄隨人”則突顯了送別者對旅行者的思念之情。
在描寫自然景色方面,詩人通過描繪槐色陰清晝和楊花惹暮春的景象,凸顯了與旅行者離別相對的自然環境的變化。這種對比使得人們對離別之情的感受更加深刻,也為整首詩增添了一絲凄涼之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的情景和送別者的情感,展現了王維深沉的感受和精細的觀察力。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旅行者辛苦的描繪,詩人創造了一種既浪漫又傷感的氛圍。整首詩以情感真摯、意境優美的方式表達了人們在離別時的情感和思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感染力。
“天子繡衣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iū wèi wǎng táng zhōu
送丘為往唐州
wǎn luò yǒu fēng chén, jūn xíng duō kǔ xīn.
宛洛有風塵,君行多苦辛。
sì chóu lián hàn shuǐ, bǎi kǒu jì suí rén.
四愁連漢水,百口寄隨人。
huái sè yīn qīng zhòu, yáng huā rě mù chūn.
槐色陰清晝,楊花惹暮春。
cháo duān kěn xiāng sòng, tiān zǐ xiù yī chén.
朝端肯相送,天子繡衣臣。
“天子繡衣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