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到江南第幾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吟到江南第幾程”全詩
水無情。
楊柳飛花春雨晴。
征衫長短亭。
擬行行。
重行行。
吟到江南第幾程。
江南山漸青。
作者簡介(張輯)
張輯(生卒年不詳)字宗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張輯有《沁園春》(今澤先生)詞,自序云:“矛頃游廬山,愛之,歸結屋馬蹄山中,以廬山書堂為扁,包日庵作記,見稱廬山道人,蓋援涪翁山谷例。黃叔豹謂矛居鄱,不應舍近求遠,為更多東澤。黃魯庵詩帖往來,于東澤下加以詩仙二字。近與馮可遷遇于京師,又能節文,號矛東仙,自是詩盟遂以為定號。有詞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樓作》等。
《山漸青(寓長相思)》張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漸青(寓長相思)》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無情。水無情。
楊柳飛花春雨晴。
征衫長短亭。
擬行行。重行行。
吟到江南第幾程。
江南山漸青。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長相思之苦的思念之情。詩開篇寫到山無情、水無情,表達了自然界的冷漠與不關心,與作者內心的痛苦形成了對比。接著描繪了春天的景象,楊柳飛花、春雨晴,展示了春天的美麗與生機。征衫長短亭是指行人在路途上的驛站,作者曾在這里駐足,思考著是否要繼續前行。擬行行、重行行表達了作者的徘徊與遲疑。最后,作者吟詠到達江南后的第幾程,表現了他對前方的目的地江南的期待和渴望。最后一句“江南山漸青”則可能是在描述到達江南后的美麗景色。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心境。山無情、水無情的描繪傳遞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奈之情,而春天的美麗景象則與作者內心的苦悶形成了對比,凸顯了他的思念之情。征衫長短亭以及擬行行、重行行的描繪表現了作者在行程中的猶豫和遲疑,這也反映了他對長相思的深深牽掛。最后一句詩“江南山漸青”則可能是在表達到達江南后的喜悅和期待,江南的美景將給他帶來心靈的凈化和安慰。
整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對自然景色和行程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長相思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美麗江南的向往和渴望。
“吟到江南第幾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iàn qīng yù zhǎng xiàng sī
山漸青(寓長相思)
shān wú qíng.
山無情。
shuǐ wú qíng.
水無情。
yáng liǔ fēi huā chūn yǔ qíng.
楊柳飛花春雨晴。
zhēng shān cháng duǎn tíng.
征衫長短亭。
nǐ xíng xíng.
擬行行。
chóng xíng xíng.
重行行。
yín dào jiāng nán dì jǐ chéng.
吟到江南第幾程。
jiāng nán shān jiàn qīng.
江南山漸青。
“吟到江南第幾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