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侵好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涼侵好夢”全詩
井闌絡緯驚秋啼。
驚秋啼。
涼侵好夢,月正樓西。
卷簾望月知心誰。
關河空隔長相思。
長相思。
碧云暮合,有美人兮。
分類: 憶秦娥
作者簡介(張輯)
張輯(生卒年不詳)字宗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張輯有《沁園春》(今澤先生)詞,自序云:“矛頃游廬山,愛之,歸結屋馬蹄山中,以廬山書堂為扁,包日庵作記,見稱廬山道人,蓋援涪翁山谷例。黃叔豹謂矛居鄱,不應舍近求遠,為更多東澤。黃魯庵詩帖往來,于東澤下加以詩仙二字。近與馮可遷遇于京師,又能節文,號矛東仙,自是詩盟遂以為定號。有詞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樓作》等。
《碧云深(寓憶秦娥)》張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碧云深(寓憶秦娥)》是宋代張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碧云深(寓憶秦娥)
風凄凄。井闌絡緯驚秋啼。驚秋啼。
涼侵好夢,月正樓西。
卷簾望月知心誰。關河空隔長相思。長相思。
碧云暮合,有美人兮。
中文譯文:
藍天上升起涼意,井邊的蛛網和繩索在秋風中驚動輕啼,驚動輕啼。
涼意滲入美夢,月亮正掛在樓的西邊。
卷起簾子凝視月亮,心中知曉的人是誰。關河空隔長相思,長久的思念。
碧云漸漸合攏,有位美麗的女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感受和對遠方心愛之人的思念。描繪了一個凄涼的秋日景象,風吹拂著大地,蛛網和繩索在秋風中輕輕顫動,發出凄涼的聲音。這種凄涼的氛圍也滲透到了詩人的夢中,使他清醒并感到寒冷。夜晚,月亮掛在樓的西邊,詩人卷起簾子凝視著月亮,思考著內心的痛苦和孤獨。他思念著一個他無法接觸到的人,他們之間被關河分隔,長久的思念讓他心痛不已。最后,詩人描述了碧云逐漸合攏的景象,暗示著美麗的女子的出現。
這首詩詞以凄涼的語言和意境描繪了秋天的寂寥和詩人內心的孤獨。通過對風、月和云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遠方愛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詩人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景象相結合,給人以深深的觸動。同時,這首詩詞也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寫景和抒情的風格,充滿了柔情與離愁的意境,帶給讀者一種靜謐而深沉的感受。
“涼侵好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yún shēn yù yì qín é
碧云深(寓憶秦娥)
fēng qī qī.
風凄凄。
jǐng lán luò wěi jīng qiū tí.
井闌絡緯驚秋啼。
jīng qiū tí.
驚秋啼。
liáng qīn hǎo mèng, yuè zhèng lóu xī.
涼侵好夢,月正樓西。
juàn lián wàng yuè zhī xīn shuí.
卷簾望月知心誰。
guān hé kōng gé zhǎng xiàng sī.
關河空隔長相思。
zhǎng xiàng sī.
長相思。
bì yún mù hé, yǒu měi rén xī.
碧云暮合,有美人兮。
“涼侵好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