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光萬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光萬頃”全詩
望銀河、一輪皎潔,宛如金餅。
料得故人千里共,使我寸心耿耿。
渾無奈、天長夜永。
萬樹蕭森猿嘯罷,覺水邊、林下非人境。
睡不著,酒方醒。
芙蓉池館梧桐井。
悄不知、今夕何夕,寒光萬頃。
年少風流多感慨,況此良辰美景。
須對此、大拼酩酊。
滿目新寒舞黃落,嗟此身、何事如萍梗。
桂花下,露華冷。
分類: 賀新郎
作者簡介(葛長庚)

白玉蟾(公元1194 - ?;現學界對其卒年尚有多種說法;)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時人,祖籍福建閩清,生于瓊州(今海南瓊山)人,一說福建閩清人。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于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
《賀新郎(賦西峰)》葛長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賀新郎(賦西峰)》
風送寒蟾影。
望銀河、一輪皎潔,宛如金餅。
料得故人千里共,使我寸心耿耿。
渾無奈、天長夜永。
萬樹蕭森猿嘯罷,覺水邊、林下非人境。
睡不著,酒方醒。
芙蓉池館梧桐井。
悄不知、今夕何夕,寒光萬頃。
年少風流多感慨,況此良辰美景。
須對此、大拼酩酊。
滿目新寒舞黃落,嗟此身、何事如萍梗。
桂花下,露華冷。
中文譯文:
風送寒蟾影。
望見銀河,一輪皎潔,宛如金餅。
想到故人千里之外,讓我的心情焦慮不安。
天地間沒有辦法,時間漫長,黑夜無盡。
萬樹蕭森猿嘯聲停止,感覺水邊、林下已非人間景象。
無法入眠,酒卻使我清醒。
芙蓉池邊的庭院,梧桐樹下的井。
靜悄悄地不知今夜是何夜,寒光照耀著萬頃。
年少時風華多感慨,何況在這美麗的時刻。
必須對此大膽豪飲。
滿眼都是新寒舞黃葉飄落,嘆息著這個身軀,為何像浮萍一般漂泊不定。
桂花下,露水冰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葛長庚所寫,以描繪一個獨自思念故人的情景為主題。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
詩的開篇,詩人在寒冷的夜晚,感受到微風吹送著寒冷的月光,形成了蟾蜍的影子。接著,他抬頭望見銀河,明亮的一輪月亮就像一塊金餅一樣耀眼。這種美麗的景象讓他想起故人,使他的內心煩躁不安。
詩人感嘆時間漫長,夜晚沒有盡頭,自己無法擺脫思念之情。周圍的景物也逐漸安靜下來,萬樹蕭森,猿猴的嘯聲也停止了,使他感覺到水邊、林下已經不再是人類的世界。
詩人無法入眠,酒卻使他清醒。他以桂花池邊的庭院和梧桐樹下的井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寂和冷漠。
詩的結尾,詩人感嘆自己年少時情感豐富,對美景充滿感慨,尤其在這樣美好的時刻。他決定豪飲一番,以此來對抗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的描寫為主線,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中運用了對月亮、銀河、樹木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將人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思念和對美景的感慨。詩人通過描寫寒冷的夜晚、靜謐的環境和美麗的自然景色,表達了他對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整首詩意蘊含深遠,給人一種幽寂、憂傷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刻的珍惜和對生活的熱愛。
“寒光萬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xīn láng fù xī fēng
賀新郎(賦西峰)
fēng sòng hán chán yǐng.
風送寒蟾影。
wàng yín hé yī lún jiǎo jié, wǎn rú jīn bǐng.
望銀河、一輪皎潔,宛如金餅。
liào dé gù rén qiān lǐ gòng, shǐ wǒ cùn xīn gěng gěng.
料得故人千里共,使我寸心耿耿。
hún wú nài tiān cháng yè yǒng.
渾無奈、天長夜永。
wàn shù xiāo sēn yuán xiào bà, jué shuǐ biān lín xià fēi rén jìng.
萬樹蕭森猿嘯罷,覺水邊、林下非人境。
shuì bù zhe, jiǔ fāng xǐng.
睡不著,酒方醒。
fú róng chí guǎn wú tóng jǐng.
芙蓉池館梧桐井。
qiāo bù zhī jīn xī hé xī, hán guāng wàn qǐng.
悄不知、今夕何夕,寒光萬頃。
nián shào fēng liú duō gǎn kǎi, kuàng cǐ liáng chén měi jǐng.
年少風流多感慨,況此良辰美景。
xū duì cǐ dà pīn mǐng dǐng.
須對此、大拼酩酊。
mǎn mù xīn hán wǔ huáng luò, jiē cǐ shēn hé shì rú píng gěng.
滿目新寒舞黃落,嗟此身、何事如萍梗。
guì huā xià, lù huá lěng.
桂花下,露華冷。
“寒光萬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