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然客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飄然客路”全詩
登臨不用深懷古。
向來吹帽插花人,盡隨殘照西風去。
老矣征衫,飄然客路。
炊煙三兩人家住。
欲攜斗酒答秋光,山深無覓黃花處。
分類: 踏莎行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日月跳丸,光陰脫兔。
登臨不用深懷古。
向來吹帽插花人,
盡隨殘照西風去。
老矣征衫,飄然客路。
炊煙三兩人家住。
欲攜斗酒答秋光,
山深無覓黃花處。
譯文:
太陽和月亮如跳動的丸子,光陰如脫逃的兔子。
登臨高山,無需沉迷于古代的事物。
自古以來,喜歡吹帽子、插花的人們,
隨著余暉和西風一起離去。
年老了,身穿征衫,像飄蕩在客路上的人。
炊煙升起,幾家人安居其中。
想帶著酒壺回應秋天的光景,
山深處卻找不到盛開的黃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人生哲思為主題。作者用簡練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
詩的開頭,作者以日月跳丸、光陰脫兔的形象來形容時間的迅速流逝,暗示了人生短暫而寶貴。接著,他表達了不需要沉迷于古代事物的想法,強調了現實的重要性。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繪了那些喜歡吹帽子、插花的人們,象征著追求自由和享受生活的態度。他們隨著余暉和西風一同離去,意味著他們追逐著美好的事物,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逐漸消失。
接著,作者表達了自己年老的狀態,穿著征衫,像一個飄蕩在客路上的人。他描述了炊煙升起的場景,暗示著幾家人安居其中,體現了平凡而寧靜的生活。
最后兩句詩,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愿望。他想帶著酒壺回應秋天的光景,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珍惜。然而,山深之處找不到盛開的黃花,可能意味著他無法找到理想中的事物,或者暗示了人生中遺憾和失落之處。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生狀態的描繪,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以及對美好生活和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時,它也傳達了作者對人生經歷的思考和對生命的體悟。
“飄然客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jiǎ wǔ chóng jiǔ niú shān zuò
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rì yuè tiào wán, guāng yīn tuō tù.
日月跳丸,光陰脫兔。
dēng lín bù yòng shēn huái gǔ.
登臨不用深懷古。
xiàng lái chuī mào chā huā rén, jǐn suí cán zhào xī fēng qù.
向來吹帽插花人,盡隨殘照西風去。
lǎo yǐ zhēng shān, piāo rán kè lù.
老矣征衫,飄然客路。
chuī yān sān liǎng rén jiā zhù.
炊煙三兩人家住。
yù xié dǒu jiǔ dá qiū guāng, shān shēn wú mì huáng huā chù.
欲攜斗酒答秋光,山深無覓黃花處。
“飄然客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