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道門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如道門里”全詩
嫩節留馀籜,新業出舊闌。
細枝風響亂,疏影月光寒。
樂府裁龍笛,漁家伐釣竿。
何如道門里,青翠拂仙壇。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沈十四拾遺新竹生讀經處同諸公之作》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沈十四拾遺新竹生讀經處同諸公之作》
閑居日清靜,
修竹自檀欒。
嫩節留馀籜,
新業出舊闌。
細枝風響亂,
疏影月光寒。
樂府裁龍笛,
漁家伐釣竿。
何如道門里,
青翠拂仙壇。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寫給沈拾遺等人的,描述了一種寧靜清澈的居住環境。詩人閑居其間,清靜無事,忍不住寫下了這首詩。這個地方修植了許多高大的竹子,如同香椿樹一樣茂盛繁榮。新生的嫩竹葉連同老竹的枝椏互相交織,隨風搖曳,發出悅耳的聲響。月光透過稀疏的竹影投射到地面上,顯得清涼而寒冷。樂府中使用的龍笛音樂調制也是源自這些竹子的細小枝節。并且,附近的漁民們用這些竹子來制作他們的釣竿。詩人感嘆:這里的環境多么好啊!竹林清幽翠綠,仿佛能夠拂拭到仙人常住的神壇。
賞析:
這首詩以獨特的視角描寫了一個修竹生活的地方,展示了王維善于運用景物描寫詮釋意境的能力。他以淡泊的心態表達了對人間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通過對竹子的描述,他表達了一種寧靜、幽雅和自由的心境。詩中字句簡潔明了,所用的詞語刻畫了竹子的形象和所帶來的景致。整首詩構思巧妙,層次分明,給人以清新脫俗的感覺。詩人通過對竹子的描寫,傳達了對寧靜、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再現了山水田園詩派的風景畫面。
“何如道門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ěn shí sì shí yí xīn zhú shēng dú jīng chù tóng zhū gōng zhī zuò
沈十四拾遺新竹生讀經處同諸公之作
xián jū rì qīng jìng, xiū zhú zì tán luán.
閑居日清靜,修竹自檀欒。
nèn jié liú yú tuò, xīn yè chū jiù lán.
嫩節留馀籜,新業出舊闌。
xì zhī fēng xiǎng luàn, shū yǐng yuè guāng hán.
細枝風響亂,疏影月光寒。
yuè fǔ cái lóng dí, yú jiā fá diào gān.
樂府裁龍笛,漁家伐釣竿。
hé rú dào mén lǐ, qīng cuì fú xiān tán.
何如道門里,青翠拂仙壇。
“何如道門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