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素裳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衣素裳綠”全詩
是個人富貴,才隔今宿。
冒棟摧檐,都未商量,呼童且伴庭竹。
千蹊萬徑行蹤滅,渺不認、溪南溪北。
問白鷗,此際誰來,短艇釣魚翁獨。
偏愛山茶雪里,放紅艷數朵,衣素裳綠。
獸炭金爐,羔酒金鐘,正好笙歌華屋。
敲冰煮茗風流襯,念不到、有人洄曲。
但老農、歡笑相呼,麥被喜添全幅。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疏影》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疏影》是一首宋代吳潛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千門委玉,是個人富貴,才隔今宿。
冒棟摧檐,都未商量,呼童且伴庭竹。
千蹊萬徑行蹤滅,渺不認、溪南溪北。
問白鷗,此際誰來,短艇釣魚翁獨。
偏愛山茶雪里,放紅艷數朵,衣素裳綠。
獸炭金爐,羔酒金鐘,正好笙歌華屋。
敲冰煮茗風流襯,念不到、有人洄曲。
但老農、歡笑相呼,麥被喜添全幅。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富貴人家的景象。詩中的"千門委玉"表達了這個家族的富有,而"才隔今宿"則暗示著才能與富貴之間的隔閡。詩人描述了房屋的建筑風格,冒棟摧檐的形象描繪了富麗堂皇的建筑,而"呼童且伴庭竹"則顯示了主人對自然環境的喜愛。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主人的行蹤消失,不知所蹤,就像溪流在南北方向上流淌一樣,沒有人能認得出。詩人提問白鷗,希望得知此時有誰來訪,只見到一個獨自坐在短艇上釣魚的老人。
詩中表達了對山茶花的偏愛,山茶花在雪中綻放,顯得格外紅艷,與詩人素白的衣裳形成鮮明的對比。獸炭金爐、羔酒金鐘,描繪了華美的家居環境和奢侈的飲食器具。笙歌華屋則展示了家中的繁華景象。
最后幾句中,詩人以敲冰煮茗的方式來概括這個顯貴家庭的風流氣息,而念不到有人洄曲則顯示了意外之事。然而,老農歡笑相呼,麥田上的歡樂讓整幅畫面更加完整。
整首詩詞以描繪一個豪門富貴家庭為主題,通過描述建筑、自然景觀和家居環境,展示了富貴人家的繁華和風光。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示了富貴與普通人生活的差異,以及富貴家庭中的歡樂和意外。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宋代社會的階層差異和生活場景。
“衣素裳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yǐng
疏影
qiān mén wěi yù.
千門委玉。
shì gè rén fù guì, cái gé jīn sù.
是個人富貴,才隔今宿。
mào dòng cuī yán, dōu wèi shāng liáng, hū tóng qiě bàn tíng zhú.
冒棟摧檐,都未商量,呼童且伴庭竹。
qiān qī wàn jìng xíng zōng miè, miǎo bù rèn xī nán xī běi.
千蹊萬徑行蹤滅,渺不認、溪南溪北。
wèn bái ōu, cǐ jì shuí lái, duǎn tǐng diào yú wēng dú.
問白鷗,此際誰來,短艇釣魚翁獨。
piān ài shān chá xuě lǐ, fàng hóng yàn shù duǒ, yī sù shang lǜ.
偏愛山茶雪里,放紅艷數朵,衣素裳綠。
shòu tàn jīn lú, gāo jiǔ jīn zhōng, zhèng hǎo shēng gē huá wū.
獸炭金爐,羔酒金鐘,正好笙歌華屋。
qiāo bīng zhǔ míng fēng liú chèn, niàn bú dào yǒu rén huí qū.
敲冰煮茗風流襯,念不到、有人洄曲。
dàn lǎo nóng huān xiào xiāng hū, mài bèi xǐ tiān quán fú.
但老農、歡笑相呼,麥被喜添全幅。
“衣素裳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