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池塘水長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過池塘水長芽”全詩
十洲三島撰繁華。
水畔麗人唐客恨,山陰佳客晉人懷。
可憐云蕊與風葩。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浣溪沙(四用韻)》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四用韻)》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過池塘水長芽,
放開晴日正宜花。
十洲三島撰繁華。
水畔麗人唐客恨,
山陰佳客晉人懷。
可憐云蕊與風葩。
中文譯文:
雨過之后,池塘的水長出新芽,
晴天的時候,正是花開的好時機。
十洲三島上的繁華景象寫滿了詩篇。
水邊的美麗女子惋惜唐朝的客人,
山陰的佳客懷念晉朝的友人。
可憐的是那云的花蕊和風中的花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人情之美為主題。詩人以雨過后的池塘水長出新芽為開端,形象地表達了春天的到來和萬物復蘇的景象。接著,詩人描述了晴天的時候花朵的盛開,以及十洲三島上繁華的景象,形容了大好時光的美好和生機勃勃的景象。
接下來,詩人以水邊的美麗女子為象征,表達了唐朝客人對逝去時光的惋惜之情。這里的"唐客"指的是唐朝的人,暗示了過去的時光已經消逝,唐朝已經成為歷史。而山陰的佳客則代表著晉朝的友人,詩人以晉人懷念友人的方式,表達了對過去友情的思念之情。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云的花蕊和風中的花瓣的憐惜之情。這里的云蕊和風葩可以被理解為比喻人的美好和年華的逝去,詩人感嘆時光的無情和事物的易逝。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和對比,表達了人情之美和時光的流轉。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寄托了自己對逝去時光和友情的懷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生命脆弱和時光易逝的思考。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對人情和自然的敏感觀察,給讀者帶來了深思和感慨。
“雨過池塘水長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sì yòng yùn
浣溪沙(四用韻)
yǔ guò chí táng shuǐ zhǎng yá, fàng kāi qíng rì zhèng yí huā.
雨過池塘水長芽,放開晴日正宜花。
shí zhōu sān dǎo zhuàn fán huá.
十洲三島撰繁華。
shuǐ pàn lì rén táng kè hèn, shān yīn jiā kè jìn rén huái.
水畔麗人唐客恨,山陰佳客晉人懷。
kě lián yún ruǐ yǔ fēng pā.
可憐云蕊與風葩。
“雨過池塘水長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