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樹飛瓊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桂樹飛瓊屑”全詩
莫道胡床老子,怕風露、向凄冽。
回首云娥折,老大成癡絕。
且醉今宵光景,莫容易、向人說。
分類: 霜天曉
作者簡介(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霜天曉角(和劉架閣自昭韻)》吳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霜天曉角(和劉架閣自昭韻)》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杯中吸月,桂樹飛瓊屑。
莫道胡床老子,怕風露,向凄冽。
回首云娥折,老大成癡絕。
且醉今宵光景,莫容易,向人說。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以華麗的辭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境界。詩人通過描繪一幅月下吸飲杯中的月光,桂樹上飄落的瓊屑的景象,表達了自己的心境。
首先,詩人描述了將月光吸入酒杯中,桂樹上的瓊屑仿佛在飛舞。這里的月光和瓊屑象征著美好和珍貴的事物,詩人以此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
接著,詩人說不要說他是居住在簡陋的胡床上的人,因為他害怕風露,害怕寒冷的天氣。這里通過對自身境況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舒適和溫暖的渴望。
然后,詩人回首過去,看到了令人心碎的事物。云娥是指美麗的女子,折指的是凋謝或消逝。詩人感嘆歲月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暫,自己也逐漸老去,成為一個無法自拔的癡迷者。
最后,詩人表示不愿輕易將今宵美好的景色說給他人聽,而是選擇陶醉其中。這里表達了詩人對于瞬間美好的珍惜和享受,也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對逸趣的追求。
賞析:
《霜天曉角(和劉架閣自昭韻)》以華麗的辭藻、獨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詩人的境界和情感世界。詩人通過對月光、瓊屑、胡床、云娥等形象的運用,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外在景物相結合,展現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逝去時光的感嘆以及對瞬間美好的珍惜。
詩詞中的辭藻華麗,運用了吸月、飛瓊、胡床、風露、向凄冽等形象,增添了詩詞的藝術感和意境。同時,通過對自身境況和歲月流逝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舒適和溫暖的向往,以及對美好事物短暫性的感慨和對逸趣的追求。
整首詩詞情感豐富,既有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又有對光陰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孤獨和內心的追求。通過對詩中景物和情感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外在的自然景物相融合,展示了對美好的向往和對瞬間美好的珍惜。
總之,這首詩詞《霜天曉角(和劉架閣自昭韻)》通過華麗的辭藻和深刻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瞬間美好的珍惜。詩中流露出一種內心的孤獨和對逸趣的追求,在細膩的描寫中展示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境界。
“桂樹飛瓊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hé liú jià gé zì zhāo yùn
霜天曉角(和劉架閣自昭韻)
bēi zhōng xī yuè, guì shù fēi qióng xiè.
杯中吸月,桂樹飛瓊屑。
mò dào hú chuáng lǎo zi, pà fēng lù xiàng qī liè.
莫道胡床老子,怕風露、向凄冽。
huí shǒu yún é zhé, lǎo dà chéng chī jué.
回首云娥折,老大成癡絕。
qiě zuì jīn xiāo guāng jǐng, mò róng yì xiàng rén shuō.
且醉今宵光景,莫容易、向人說。
“桂樹飛瓊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