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漿奠瑤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椒漿奠瑤席”全詩
椒漿奠瑤席,欲下云中君。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輞川集·椒園》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輞川集·椒園》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述了椒園中舉行宴會的場景,詩意深遠且意境清新。
中文譯文:
桂尊迎帝子,杜若贈佳人。
椒漿奠瑤席,欲下云中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宴席的場景,以及其中的一些人物。詩中提到的椒園是一個美麗且神秘的地方,宴席準備豐盛,場面熱鬧。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尋和向往,同時也融入了對仙境般的意境的追求。
賞析:
1. 詩詞運用了大量的意象描繪,如“桂尊”、“杜若”等,使詩詞形象生動,增添了美感和詩意。
2. 詩中展示了豐富的對美的追求,椒漿、瑤席、云中君等形容詞意蘊豐富,使讀者感受到宴席的華麗、高貴,同時也傳遞了作者對于美好事物的追尋。
3. 王維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對于仙境般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椒園的宴會場景,營造了一種優雅、神秘的氛圍,給讀者留下了遐思與想象的空間。
《輞川集·椒園》這首詩詞以其華麗的意象描繪、豐富的詩意和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吸引了讀者,成為了唐代詩歌中的佳作。這首詩詞使人感受到了王維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他通過描繪仙境般的宴席場景,給人帶來了一種享受生活、追逐美好的向往和感動。
“椒漿奠瑤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g chuān jí jiāo yuán
輞川集·椒園
guì zūn yíng dì zi, dù ruò zèng jiā rén.
桂尊迎帝子,杜若贈佳人。
jiāo jiāng diàn yáo xí, yù xià yún zhōng jūn.
椒漿奠瑤席,欲下云中君。
“椒漿奠瑤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