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出清蒲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復出清蒲飏”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鸕鶿堰》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鸕鶿堰》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剛剛游向盛開的紅蓮,又返回清澈的蒲草擊風。孤獨地矗立在河邊,鸕鶿嘴里銜著古老的魚。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生活、自然的感受和思考。詩人以鸕鶿為象征,通過描繪鸕鶿在紅蓮和蒲草之間游動的畫面,暗示了人們對熱鬧、繁華時光的向往,但又意識到生活中的孤獨和庸俗,表達了對清靜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直觀的語言展示了一幅自然畫面,通過鸕鶿的形象,詩人巧妙地傳達了生活的哲理。詩中的鸕鶿游向盛開的紅蓮,又返回清澈的蒲草,暗示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往往陷入俗世之中。孤獨地矗立在河邊的鸕鶿,體現了詩人對自然中寧靜和孤獨的追求。最后一句中,鸕鶿銜著古老的魚,暗示了歷史的滄桑和傳承。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情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純粹、清靜生活的追求。
“復出清蒲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fǔ yuè yún xī zá tí wǔ shǒu lú cí yàn
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鸕鶿堰
zhà xiàng hóng lián méi, fù chū qīng pú yáng. dú lì hé lí shī, xián yú gǔ chá shàng.
乍向紅蓮沒,復出清蒲飏.獨立何褵褷,銜魚古查上。
“復出清蒲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