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桂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中有桂花”全詩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崔九弟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崔九弟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憶君猶獨往,故人在何方。
別離情已斷,相逢意何長。
春日城隅別,秋風隔日光。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中文譯文:
崔九弟即將踏上南山的旅程,他與好友在城隅相別,不知道何時再相見。他想起曾經與故人的離別,別離的感情已經冷卻,再次相逢時是否還能保持長久的情感。在春天的城隅別離,秋天的風景隔絕了陽光。盡管山中有桂花芬芳,但別人要走的時候,將不會等到花開像雪花飄落。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崔九弟與一位好友告別,并表達了離別后的思念之情。詩中所描繪的離別情景,喚起了人們對離別的感傷和對相聚的期待。作者通過描繪季節的變化和自然景物,將人的情感與自然融為一體,表達了人們面對離別時不同的情感體驗。同時,詩中的桂花意指著人們對友情和美好的向往,以及珍惜與把握眼前時光的思考。
賞析:
《崔九弟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是唐代詩人王維一首意境深遠、情感真摯的詩作。通過與好友的分別,描繪了人們在面對離別與重逢時的不同心情。詩人的寫作手法獨特,將自然景物與人的內心體驗相結合,深化了詩作的意境。桂花的象征意義和對陽光和花開的意象又進一步加深了對時光流逝的思考。整首詩篇通過簡潔而富有內涵的語言,深入人心地表達了人們對離別情感和將別離化作情誼的深思。
“山中有桂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uī jiǔ dì yù wǎng nán shān mǎ shàng kǒu hào yǔ bié
崔九弟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chéng yú yī fēn shǒu, jǐ rì hái xiāng jiàn.
城隅一分手,幾日還相見。
shān zhōng yǒu guì huā, mò dài huā rú sǎn.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山中有桂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