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家草露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家草露晞”全詩
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分類:
作者簡介(裴迪)

裴迪(716-?),唐代詩人,河東(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書省郎。其一生以詩文見稱,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與大詩人王維、杜甫關系密切。早年與“詩佛”王維過從甚密,晚年居輞川、終南山,兩人來往更為頻繁,故其詩多是與王維的唱和應酬之作。“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諼。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這首號稱“詩中有畫”的詩篇就是閑居輞川時王維答贈裴迪的。受王維的影響,裴迪的詩大多為五絕,描寫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維山水詩相近。
《輞川集二十首·華子岡》裴迪 翻譯、賞析和詩意
《輞川集二十首·華子岡》是唐代詩人裴迪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夕陽下的華子岡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情以及對大自然的贊美。
中文譯文:
夕陽西下,松樹葉間的微風吹起,
我歸家時,草地上的露水尚未干。
云彩的光輝漸漸淹沒了我的足跡,
山林的翠綠輕拂了我的衣裳。
詩意:
這首詩以華子岡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致來表達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夕陽西下,給人一種溫馨而寧靜的感覺,松樹間微風的吹拂使人不禁感到清風拂面的舒適。詩人在歸家途中,感受到草地上的露水還未干,強調了時光的流轉和自然界的變化。云彩的光輝漸漸遮掩了詩人的足跡,山林中的翠綠輕拂了人們的衣裳,展示了自然界的細膩和美麗。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直接而細致地描繪了華子岡的景色。詩人運用自然景物的描寫來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敏感和贊美。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主,沒有夸張的修飾,給人一種靜謐而恬淡的感覺,令人感受到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通過這首詩,詩人傳遞出對家鄉的深情和對大自然的感激,同時也喚起了讀者對家鄉和自然界的思考和回憶。
“還家草露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g chuān jí èr shí shǒu huá zi gāng
輞川集二十首·華子岡
luò rì sōng fēng qǐ, huán jiā cǎo lù xī.
落日松風起,還家草露晞。
yún guāng qīn lǚ jī, shān cuì fú rén yī.
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還家草露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