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輞水去悠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輞水去悠悠”全詩
輞水去悠悠,南山復何在。
分類:
作者簡介(裴迪)

裴迪(716-?),唐代詩人,河東(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書省郎。其一生以詩文見稱,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之一。與大詩人王維、杜甫關系密切。早年與“詩佛”王維過從甚密,晚年居輞川、終南山,兩人來往更為頻繁,故其詩多是與王維的唱和應酬之作。“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諼。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這首號稱“詩中有畫”的詩篇就是閑居輞川時王維答贈裴迪的。受王維的影響,裴迪的詩大多為五絕,描寫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維山水詩相近。
《輞口遇雨憶終南山因獻王維》裴迪 翻譯、賞析和詩意
《輞口遇雨憶終南山因獻王維》是唐代詩人裴迪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積雨將天空籠罩,使平坦的沙地失去了光彩。我的船在湯湯的輞水上悠悠漂流,而終南山又在何處呢?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表達了作者在遭遇大雨之后,對于曾經向王維獻過終南山的感慨和思念之情。雨水盛夏積壓天空,使得平沙地重新變得暗淡無光,與此同時,作者所乘船只在輞水上漂流,思念終南山。
賞析:
這首詩詞以凄涼的意象描繪了積雨之后平沙滅彩的景象,將作者內心的思緒與外在的自然現象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于終南山久久不忘的情感。終南山是著名的山川勝景,以其雄偉壯觀而聞名,而作者通過將終南山作為詩歌的背景,將自己的情感與之聯系起來,表達了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念之情。整首詩詞內充滿了憂愁和無助的意味,透露出對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使這首詩詞充滿了濃厚的離愁別緒。
“輞水去悠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g kǒu yù yǔ yì zhōng nán shān yīn xiàn wáng wéi
輞口遇雨憶終南山因獻王維
jī yǔ huì kōng qū, píng shā miè fú cǎi.
積雨晦空曲,平沙滅浮彩。
wǎng shuǐ qù yōu yōu, nán shān fù hé zài.
輞水去悠悠,南山復何在。
“輞水去悠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