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似詩能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香似詩能冷”全詩
幾夢寒蓑雪。
斷橋籬落帶人家。
枝北枝南初著、兩三花。
曾于春底橫孤艇。
香似詩能冷。
娟娟立玉載歸壺。
渺渺愁予肯入、楚騷無。
分類: 虞美人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虞美人(見梅)》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見梅)》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鷗清眠碎晴溪月。
幾夢寒蓑雪。
斷橋籬落帶人家。
枝北枝南初著、兩三花。
曾于春底橫孤艇。
香似詩能冷。
娟娟立玉載歸壺。
渺渺愁予肯入、楚騷無。
詩意:
這首詩以虞美人花為主題,描繪了作者在春天看到虞美人花時的情景和感受。詩中以鷗鳥清澈的睡眠和碎裂的晴天溪月來開篇,表現了寧靜和美好的自然景色。接著,詩人回憶起多少次寒冷中佩戴著蓑衣行走在雪地中的夢境,這一句意味著虞美人花的花期較晚,出現在寒冷的季節,給人以不同尋常的感覺。詩中提到的斷橋和籬落是環繞著人家的,給人以寂寥的感覺,隱喻了虞美人花的清雅和孤傲。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虞美人花的綻放,它們初次開放的枝條上綻放著兩三朵花,給人以清新嬌嫩的感覺。詩人回憶起自己曾在春天的盡頭駕著孤舟,暗示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思考。最后兩句表達了虞美人花的香氣仿佛能凝結成寒冷的詩句一樣冷傲,虞美人花娟娟立在玉壺中,雖然渺渺如夢,但仍然讓人感到遙遠的愁緒,與楚國的辭章相似。
賞析:
此詩通過對虞美人花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細膩感受和對美的追求。詩中的景物描寫具有鮮明的意境,如清澈的睡眠、碎裂的晴天溪月等,給人以視覺和感覺上的沖擊。以寒冷的蓑衣雪地夢境和斷橋籬落帶人家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孤寂和清幽的氛圍,暗示了虞美人花的高潔和孤傲。而枝北枝南初著、兩三花的描繪則展現了虞美人花的嬌嫩和清新。詩末的比喻和意象運用則使整首詩增添了一層離奇與遙遠的意味,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整首詩以虞美人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運用意象與比喻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感和審美追求。
“香似詩能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jiàn méi
虞美人(見梅)
ōu qīng mián suì qíng xī yuè.
鷗清眠碎晴溪月。
jǐ mèng hán suō xuě.
幾夢寒蓑雪。
duàn qiáo lí luò dài rén jiā.
斷橋籬落帶人家。
zhī běi zhī nán chū zhe liǎng sān huā.
枝北枝南初著、兩三花。
céng yú chūn dǐ héng gū tǐng.
曾于春底橫孤艇。
xiāng shì shī néng lěng.
香似詩能冷。
juān juān lì yù zài guī hú.
娟娟立玉載歸壺。
miǎo miǎo chóu yǔ kěn rù chǔ sāo wú.
渺渺愁予肯入、楚騷無。
“香似詩能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