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誰天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問誰天上”全詩
梅邊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風到。
笑語誰家簾幕,鏤冰絲、紅紛綠鬧。
髻橫玉燕,鬢顫瓊幡,不能知掉。
看見春來,麹塵微漲催蘭棹。
嬌黃拂略上柔條,等得鶯眠覺。
引出千花萬草。
喜攙先、椒盤竹爆。
問誰天上,瑤帖初供,玉堂歸E33B。
分類: 燭影搖紅
作者簡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號秋崖。祁門(今屬安徽)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
《燭影搖紅(立春日柬高內翰)》方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燭影搖紅(立春日柬高內翰)》是宋代方岳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燭影搖紅(立春日柬高內翰)
輦路融晴,宮云逗曉青旂報。
梅邊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風到。
笑語誰家簾幕,鏤冰絲、紅紛綠鬧。
髻橫玉燕,鬢顫瓊幡,不能知掉。
看見春來,麹塵微漲催蘭棹。
嬌黃拂略上柔條,等得鶯眠覺。
引出千花萬草。
喜攙先、椒盤竹爆。
問誰天上,瑤帖初供,玉堂歸。
譯文:
春光照耀下的輦路,融化了冰雪,宮廷的云彩在晨曦中輕輕飄動,青色的旗幟傳遞著喜訊。
梅花邊上的香氣沁入彩鞭寒風中,初春的信使花風已經傳到。
笑語聲從哪家簾幕中傳來,雕刻冰絲的簾子上紅色、綠色的花朵熙熙攘攘。
頭上的發髻掛著玉燕,鬢角顫動著瓊幡,不能知道它們何時會掉落。
看到春天的到來,酒釀微微漲起,催促著船上的蘭棹。
嬌黃色的柳枝輕拂著柔嫩的枝條,等待著黃鶯的醒來。
引出了千百種花朵、萬千草木的繁盛景象。
喜慶的音樂先奏起來,椒鹽和竹子一起爆炸。
問一問天上的仙人,他們初次獻上了瑤琴,玉堂歡迎歸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立春日柬高內翰為題,表達了春天來臨的歡愉和喜悅之情。整首詩充滿了春天的景象和意象。
詩中描繪了春光明媚的輦路,以及宮廷中喜慶的氛圍。宮云飄動、青旗報喜,預示著春天的到來。梅花散發出迷人的香氣,寒風中的彩鞭搖曳著,初春的信使花風已經傳達到了人們的心中。
詩人通過描寫簾幕中的笑語聲、冰絲簾子上的紅花綠葉,展現了喜慶繁忙的景象。詩中出現的玉燕和瓊幡象征著貴族女子婀娜多姿的儀態,傳遞出春天中的溫柔和美好。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春天的蓬勃景象。酒釀微漲,催促著船上的蘭棹,象征著春天的生機勃勃。嬌黃的柳枝輕輕拂過柔嫩的枝條,等待著黃鶯的醒來,展示了春天中萬物復蘇的景象。詩人通過描述引出的千花萬草,喜慶的音樂和爆竹聲,表達了春天帶來的喜慶和繁榮。
最后,詩人問道誰在天上,瑤琴初次獻上,玉堂歸來。這里暗示了仙人的存在,以及仙境般的美好景象。整首詩以歡慶春天的到來為主題,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和喜悅的氛圍。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光明媚的景象和喜慶的氛圍,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喜悅。它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通過形象的描寫和細致的比喻,讓讀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勃勃和繁榮的氣息。整首詩詞充滿了歡愉和喜悅之情,讓人感受到春天帶來的美好和希望。
“問誰天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ú yǐng yáo hóng lì chūn rì jiǎn gāo nèi hàn
燭影搖紅(立春日柬高內翰)
niǎn lù róng qíng, gōng yún dòu xiǎo qīng qí bào.
輦路融晴,宮云逗曉青旂報。
méi biān xiāng qìn cǎi biān hán, chū xìn huā fēng dào.
梅邊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風到。
xiào yǔ shuí jiā lián mù, lòu bīng sī hóng fēn lǜ nào.
笑語誰家簾幕,鏤冰絲、紅紛綠鬧。
jì héng yù yàn, bìn chàn qióng fān, bù néng zhī diào.
髻橫玉燕,鬢顫瓊幡,不能知掉。
kàn jiàn chūn lái, qū chén wēi zhǎng cuī lán zhào.
看見春來,麹塵微漲催蘭棹。
jiāo huáng fú lüè shàng róu tiáo, děng de yīng mián jué.
嬌黃拂略上柔條,等得鶯眠覺。
yǐn chū qiān huā wàn cǎo.
引出千花萬草。
xǐ chān xiān jiāo pán zhú bào.
喜攙先、椒盤竹爆。
wèn shuí tiān shàng, yáo tiē chū gōng, yù táng guī E33B.
問誰天上,瑤帖初供,玉堂歸E33B。
“問誰天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