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條插向誰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條插向誰門”全詩
春事只三分。
不似鶯鶯燕燕,相將紅杏芳園。
名韁易絆,征塵難浣,極目銷魂。
明日清明到也,柳條插向誰門。
《朝中措(客中感春)》趙孟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朝中措(客中感春)》
朝代:宋代
作者:趙孟堅
擔頭看盡百花春,
春事只三分。
不似鶯鶯燕燕,
相將紅杏芳園。
名韁易絆,
征塵難浣,
極目銷魂。
明日清明到也,
柳條插向誰門。
中文譯文:
背著擔子看盡了百花的春天,
春天的景色只有三分之一。
不像鶯鶯燕燕那樣動人,
相互陪伴在紅杏芬芳的園子里。
名譽的束縛容易絆倒,
軍旅的塵土難以洗凈,
這美景極目令人陶醉。
明天就是清明節,
柳條又要插在誰的門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身處客中時對春天的感受和思念之情。詩中以擔頭(背著擔子)作為視角,表現了作者在行走中欣賞了百花盛開的春天景色,但他感受到的春意卻只有三分之一,不如春天中那些鳥兒歡快的歌唱和飛翔的美麗。然而,他仍然渴望與親人朋友相聚在紅杏芳園中,共享春天的美好。
詩中還涉及到名譽和征戰的話題。名韁易絆,意味著名聲和聲譽可能給人帶來束縛和困擾;而征塵難浣,則暗示著征戰的辛苦和難以洗盡的疲勞。然而,盡管如此,作者仍然在遠離家鄉的客中,極目追尋著眼前美景,使其心靈得到撫慰和滿足。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即將到來的清明節的期待,清明節是一個家人互相祭掃祖先墳墓、悼念逝去親人的日子。柳條插向誰門,暗示著作者思念家鄉和親人,不知道明天將在哪個親人的門前插上柳條,寄托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和對歸鄉的期盼。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色、親情和歸鄉的描繪,表達了作者身處客中的思鄉之情和對親人的深深眷戀,同時也抒發了對名譽束縛和征戰疲勞的感慨,傳達了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和期待。
“柳條插向誰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zhōng cuò kè zhōng gǎn chūn
朝中措(客中感春)
dān tóu kàn jǐn bǎi huā chūn.
擔頭看盡百花春。
chūn shì zhǐ sān fēn.
春事只三分。
bù shì yīng yīng yàn yàn, xiāng jiāng hóng xìng fāng yuán.
不似鶯鶯燕燕,相將紅杏芳園。
míng jiāng yì bàn, zhēng chén nán huàn, jí mù xiāo hún.
名韁易絆,征塵難浣,極目銷魂。
míng rì qīng míng dào yě, liǔ tiáo chā xiàng shuí mén.
明日清明到也,柳條插向誰門。
“柳條插向誰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