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薰沁骨悲鄉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冷薰沁骨悲鄉遠”全詩
蠻腥未洗,海客一懷凄惋。
渺征槎、去乘閬風,占香上國幽心展。
□遺芳掩色,真恣凝澹,返魂騷畹。
一盼。
千金換。
又笑伴鴟夷,共歸吳苑。
離煙恨水,夢杳南天秋晚。
比來時、瘦肌更銷,冷薰沁骨悲鄉遠。
最傷情、送客咸陽,佩結西風怨。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瑣窗寒·玉蘭注釋
①汜:一作“記”。②海客:一作“海谷”,一作“梅谷”。
瑣窗寒·玉蘭賞析
《瑣窗寒》一名《鎖窗寒》,雙調九十九字。前片十句,四仄韻;后片十句,六仄韻。據近人楊鐵夫《夢窗詞箋釋》中說:“題標‘玉蘭’,實指去姬,詩之比體;上闋映合花,下闋直說人,又詩之興體。”“夢窗一生恨事全見。”
“紺縷”三句,狀玉蘭的葉與花形。“紺縷”,“紺”,即天青色;“縷”,凡是細長的東西,都可叫縷,如柳縷、煙縷。“紺縷”即是天青色的玉蘭葉。“汜人”,“汜”,《楚辭·卜居》:“將汜汜若水中之鳧乎。”注:“汜,一作泛。”,“汜人”,即是浪跡天涯之人。此處是說:天青色的玉蘭葉重重疊疊似美人的云鬢堆砌,玉蘭花白玉般的色澤,又似美人潔白的臉腮。像這樣美麗的花兒,即使是如我這樣一位四處羈游,見多識廣的人也是初次見識的。另據沈亞之《湘中怨》詞:“垂拱中,太學生鄭生乘月步洛陽橋.以橋下有哭聲,見一女子,挾歸與居,號曰‘汜人’。又周密題趙子固《凌波圖》詞“經年汜人重見”。又紀文達詩“無復江中見汜人”。楊鐵夫按:此以玉蘭喻姬,故起即用“紺縷”、“清腮”等字掩映,仍恐未醒,更用“汜人”點晴。此初見鐘情,則當時事實也。“蠻腥”兩句,聞香生感。“蠻腥”,指長于南國的玉蘭的花香。“海客”,喻浪跡四方的人,即詞人自稱。此言玉蘭花的清香撲鼻而來,充斥四周,然而浪跡天涯的“我”聞花香反而觸動起一種感傷的情懷,所謂“感時花濺淚”,就是這種環境與心情的反差。“渺征槎”兩句,借物喻景。“槎”,竹木編成的筏,這兒引申為船只。“上國”,即當時的南宋都城臨安。此言遠行的船帆,依靠空中高風的幫助逐漸離去。同樣,玉蘭花的清香在這都城中一定會受到人們充分的贊賞。這兩句其實是緊接上句的感慨,暗示自己在這兒是事業坎坷,生活凄涼,而美麗心愛的蘇姬又遠離詞人,去求尋自我發展。“□遺芳”三句,缺一字,據上下詞意推測,似為一“想”字,以領起之。“騷畹”,《離騷》有“余既滋蘭之九畹” 之句, 這里借用其意。“畹”,古代地積單位,王逸《離騷》注:“十二畝曰畹”。此言詞人追想玉蘭花在凋謝之后必將失去它的本來面目,但是返歸屬于《離騷》中的花魂,定將以“清水出芙蓉”的天然面目深印在人們的腦海中。上片賞花有感。
下片由花聯想到人。“一盼”兩句,詞人從眼前的玉蘭想到如花般美貌動人的蘇妾,如果能使她回眸一顧,詞人將不惜輕拋千金。然伊人已離他而去,再求“一盼”,無異幻夢。“又笑伴” 兩句,回想從前兩人聚首之時。“鴟夷”,是越滅吳之后,范蠡歸隱五湖所取的別號——鴟夷子。“笑伴”者,西施也。這是用范蠡和西施優游吳地故事,比喻自己與蘇妾曾在吳城親密的相處過一段時期。“離煙”兩句,嘆目前。言現在自己與蘇姬兩人已如煙四散,似水流失,各自東西,惟剩幾多離恨別愁。又如這南國玉蘭,將零落成泥,離去的蘇姬再也不可復求。“比來時”兩句,見花思人。此言詞人見花傷情,眼前玉蘭花香雖是薰襲骨髓,然而見花卻自然憶及過去共同賞花的蘇姬,今花在姬離,想到那自己的第二故鄉——蘇州,以及還留住在那兒的去姬,當然是越發悲傷,憔悴不堪。“最傷情”兩句,遙接上片“凄惋”作結。前句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詩意。第二句亦有晏殊《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及柳永《鳳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兩句的意境。兩句言自己在臨安最為傷情的是隨著秋風的來臨,又要送別親友,這種離愁別恨使他日漸消瘦“衣帶漸寬”。“佩”,即身上的腰帶。
瑣窗寒·玉蘭創作背景
據此詞作者憶去姬之意推測,此詞應作于蘇姬離詞人而去之后,而詞人這時尚在臨安。即時在公元1246年(宋理宗淳祐六年),詞人已離吳而往來于臨安、紹興間之時以后。“冷薰沁骨悲鄉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ǒ chuāng hán yù lán
瑣窗寒·玉蘭
gàn lǚ duī yún, qīng sāi rùn yù, sì rén chū jiàn.
紺縷堆云,清腮潤玉,汜人初見。
mán xīng wèi xǐ, hǎi kè yī huái qī wǎn.
蠻腥未洗,海客一懷凄惋。
miǎo zhēng chá qù chéng láng fēng, zhàn xiāng shàng guó yōu xīn zhǎn.
渺征槎、去乘閬風,占香上國幽心展。
yí fāng yǎn sè, zhēn zì níng dàn, fǎn hún sāo wǎn.
□遺芳掩色,真恣凝澹,返魂騷畹。
yī pàn.
一盼。
qiān jīn huàn.
千金換。
yòu xiào bàn chī yí, gòng guī wú yuàn.
又笑伴鴟夷,共歸吳苑。
lí yān hèn shuǐ, mèng yǎo nán tiān qiū wǎn.
離煙恨水,夢杳南天秋晚。
bǐ lái shí shòu jī gèng xiāo, lěng xūn qìn gǔ bēi xiāng yuǎn.
比來時、瘦肌更銷,冷薰沁骨悲鄉遠。
zuì shāng qíng sòng kè xián yáng, pèi jié xī fēng yuàn.
最傷情、送客咸陽,佩結西風怨。
“冷薰沁骨悲鄉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