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與人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扇與人閑”全詩
弄影闌干。
玉燕重抽攏墜簪。
心期偷卜新蓮子,秋入眉山。
翠破紅殘。
半簟湘波生曉寒。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鑒賞
“水亭”兩句,“水亭”臨水,所以“花”即夏日蓮花也。此言夏日深夜,月光如水瀉在花上、葉上、水亭上和亭中之人身上。本來夏日暑熱手不停扇,但如今時已深夜,人在水亭,就不需要頻搖扇子,故曰“扇與人閑”。“弄影”兩句,狀歸隱。“抽簪”,仕官者束發整冠,而用簪固冠發上,今言“抽簪”,即是暗喻卸仕歸隱。沈約《侍宴樂游苑》詩有:“將陪告成禮,待此未抽簪”,即是指卸仕也。此言人在亭旁欄干佇立,月照人影倒映水中搖晃不停,“無官一身輕”,所以能抽去燕形玉簪,卸去官帽而自由自在了。上片記述一位卸仕之人的閑適情狀。
“心期”兩句,述因閑致愁。言此人閑極無聊,就用亭旁池中蓮子作卦具,暗暗祈禱而卜之。可是卜象卻并不理想,因此不由得心中煩惱,緊皺起雙眉。“秋入眉山”,即是愁入眉頭之謂。可參閱詞人《唐多令·惜別》詞“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句意。“翠破”兩句,觸景生情。此人心中煩惱,再加上池中的荷葉、蓮花因已生出蓮子而開始破殘,所以他睡在湘妃竹編制的竹席上,翻來覆去一夜無眠,直至拂曉寒意侵人,就更加清醒了。下片述因閑適無聊而煩愁的一種心理活動。
“扇與人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sāng zǐ
采桑子
shuǐ tíng huā shàng sān gēng yuè, shàn yú rén xián.
水亭花上三更月,扇與人閑。
nòng yǐng lán gān.
弄影闌干。
yù yàn zhòng chōu lǒng zhuì zān.
玉燕重抽攏墜簪。
xīn qī tōu bo xīn lián zǐ, qiū rù méi shān.
心期偷卜新蓮子,秋入眉山。
cuì pò hóng cán.
翠破紅殘。
bàn diàn xiāng bō shēng xiǎo hán.
半簟湘波生曉寒。
“扇與人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