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秋聲松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里秋聲松路”全詩
紅藉游人屟。
十里秋聲松路,嵐云重、翠濤涉。
佇立。
閑素箑。
畫屏蘿嶂疊。
明月雙成歸去,天風里、鳳笙浹。
分類: 霜天曉
作者簡介(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霜天曉角·題胭脂嶺陶氏門》吳文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霜天曉角·題胭脂嶺陶氏門》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吳文英。以下是對該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煙林褪葉。紅藉游人屟。
秋天的林中,葉子落盡了。游人踏著紅色的葉子行走。
十里秋聲松路,嵐云重、翠濤涉。
十里間傳來秋天的聲音,踏著松樹覆蓋的小路,遠山云霧重重,蒼翠的波濤起伏。
佇立。閑素箑。畫屏蘿嶂疊。
停下腳步,輕松地打開素色的遮陽傘。畫屏上描繪著蔥郁的山嶺交織在一起。
明月雙成歸去,天風里、鳳笙浹。
明亮的月光陪伴著歸人離去,鳳凰的笙簫聲在天空中飄蕩。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景色的畫面。煙林褪葉,游人踏著紅葉行走,營造出淡淡的秋意。十里間傳來秋天的聲音,松路蜿蜒而過,遠山云霧重重,給人一種蒼茫的感覺。詩人停下腳步,用素色的遮陽傘遮擋日光,畫屏上描繪的山嶺交錯在一起,展現出山水之間的壯麗景色。明亮的月光陪伴著歸人離去,鳳凰的笙簫聲在天空中飄蕩,給整個景象增添了一絲神秘和動人的氣息。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氣氛,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秋天的景色和聲音給人帶來一種寧靜、凄美的感覺,使人不禁停下腳步,細細品味。同時,通過鳳凰的笙簫聲和明月的形象,詩人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以心境的變化為線索,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人生和美的獨特感悟。
“十里秋聲松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tiān xiǎo jiǎo tí yān zhī lǐng táo shì mén
霜天曉角·題胭脂嶺陶氏門
yān lín tuì yè.
煙林褪葉。
hóng jí yóu rén xiè.
紅藉游人屟。
shí lǐ qiū shēng sōng lù, lán yún zhòng cuì tāo shè.
十里秋聲松路,嵐云重、翠濤涉。
zhù lì.
佇立。
xián sù shà.
閑素箑。
huà píng luó zhàng dié.
畫屏蘿嶂疊。
míng yuè shuāng chéng guī qù, tiān fēng lǐ fèng shēng jiā.
明月雙成歸去,天風里、鳳笙浹。
“十里秋聲松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