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求靜者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方求靜者賞”全詩
樵路前傍嶺,田家遙對門。
歡娛始披拂,愜意在郊原。
馀霽蕩川霧,新秋仍晝昏。
攀條憩林麓,引水開泉源。
稼穡豈云倦,桑麻今正繁。
方求靜者賞,偶與潛夫論。
雞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
分類:
作者簡介(祖詠)

祖詠 唐代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生卒年不詳。少有文名,擅長詩歌創作。與王維友善。王維在濟州贈詩云:"結交二十載,不得一日展。貧病子既深,契闊余不淺。"(《贈祖三詠》)其流落不遇的情況可知。開元十二年(724),進士及第,長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遷謫,仕途落拓,后歸隱汝水一帶。
《田家即事》祖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田家即事》描繪了詩人遷居東皋的情景。詩人所居之地靠近一片荒村,屋前是通往山嶺的樵路,對面則是一戶田家。詩人在新居中感到快樂和滿足,天氣晴朗時,望著遠處的川上的霧氣散去,感受到秋天晝夜交替。他在林下休息,引水開辟泉源。雖然農閑時節相對較少,但詩人仍然能夠欣賞到作物的豐收,桑麻的生長繁茂。詩人希望能夠與尋求寧靜的人一同欣賞這個美景,并與潛心研究文學的人進行討論。他表示不需要富麗堂皇的雞黍等物質享受,他的心中明白自己所珍愛的是精神上的追求。
中文譯文:
舊居東皋上,左右俯荒村。
樵路前傍嶺,田家遙對門。
歡娛始披拂,愜意在郊原。
馀霽蕩川霧,新秋仍晝昏。
攀條憩林麓,引水開泉源。
稼穡豈云倦,桑麻今正繁。
方求靜者賞,偶與潛夫論。
雞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狀態,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歡喜和滿足,以及對精神追求和文學交流的渴望。
詩中展現了詩人的曠達情懷,他能夠欣賞到自然的美景,享受與大自然的親近。他在新居中拋開了塵世的煩擾,感受到來自郊野的寧靜和滿足。他觀察到一天中日夜的變化,看到清晨的霧氣逐漸消散,感受到秋天的變化與沉郁。他在林下休息,與大自然親近,引水開辟泉源,不僅享受了自然的美景,也向大自然借鑒著靈感和啟迪。
詩中也表達了詩人對農民勞動的敬佩,他認為農民的辛勤勞動是稻穡豐收、桑麻茂盛的來源,也是社會穩定繁榮的基礎。
詩末詩人表達了自己對追求精神享受的偏好。他認為真正的快樂和滿足并不來自于華麗的宴飲和享受,而是來自于心靈的滿足和精神上的互動。他的心中清楚自己珍愛的是品味和理解,是智慧和思考,而不僅僅是物質的繁榮和享受。
“方求靜者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n jiā jí shì
田家即事
jiù jū dōng gāo shàng, zuǒ yòu fǔ huāng cūn.
舊居東皋上,左右俯荒村。
qiáo lù qián bàng lǐng, tián jiā yáo duì mén.
樵路前傍嶺,田家遙對門。
huān yú shǐ pī fú, qiè yì zài jiāo yuán.
歡娛始披拂,愜意在郊原。
yú jì dàng chuān wù, xīn qiū réng zhòu hūn.
馀霽蕩川霧,新秋仍晝昏。
pān tiáo qì lín lù, yǐn shuǐ kāi quán yuán.
攀條憩林麓,引水開泉源。
jià sè qǐ yún juàn, sāng má jīn zhèng fán.
稼穡豈云倦,桑麻今正繁。
fāng qiú jìng zhě shǎng, ǒu yǔ qián fū lùn.
方求靜者賞,偶與潛夫論。
jī shǔ hé bì jù, wú xīn zhī dào zūn.
雞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
“方求靜者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