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露濕紅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零露濕紅蘭”全詩
燕初還。
杏花殘。
簾里春深,簾外雨聲寒。
拾翠芳期孤負卻,空脈脈,倚闌干。
流蘇香重玉連環。
繞屏山。
寶箏閑。
淚薄鮫綃,零露濕紅蘭。
瘦卻舞腰渾可事,銀蹀躞,半闌珊。
分類: 江城子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江城子》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城子》是宋代詩人陳允平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城子
東風吹恨上眉彎。
燕初還。杏花殘。
簾里春深,簾外雨聲寒。
拾翠芳期孤負卻,空脈脈,倚闌干。
流蘇香重玉連環。
繞屏山。寶箏閑。
淚薄鮫綃,零露濕紅蘭。
瘦卻舞腰渾可事,銀蹀躞,半闌珊。
譯文:
東風吹拂著眉彎的愁思。
燕兒剛剛回來。杏花已凋零。
簾子里的春意濃郁,窗外雨聲寒冷。
曾經期待的美好情事化為孤寂,空中彌漫著憂愁,我倚著欄桿。
流蘇裝飾的香囊散發著濃烈的香氣。
圍繞屏風的山巒靜謐,寶箏閑置著。
淚水透過薄如鮫綃的面紗,滴落在濕潤的紅蘭上。
纖腰雖然消瘦,依然動人,如同銀絲繡鞋,在半掩的門扇間閃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江城春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人感受到了東風吹拂帶來的恨意,眉彎處流露出憂思之情。燕兒初歸,杏花凋零,春天的美好已經逝去。簾子里的春意濃郁,但窗外的雨聲卻讓人感到寒冷。詩人曾經期待著美好的情事,但現在卻孤獨而空虛,倚著欄桿黯然神傷。
詩中出現的流蘇香囊、寶箏、紅蘭等形象都展示了詩人對細節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流蘇香囊散發著濃烈的香氣,營造出一種繁華的氣氛。寶箏閑置著,象征著美妙的音樂沉寂無聲。淚水透過薄如鮫綃的面紗,滴落在濕潤的紅蘭上,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傷感和憂愁。
最后兩句描述了一個美麗而瘦弱的女子,她的舞姿依然動人,如同銀絲繡鞋,在半掩的門扇間閃爍。這種形象烘托出詩人內心對美的追求和對女性的贊美。
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江城春天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情感,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美的熱愛和對逝去美好的思念,同時也表達了對生活的無奈和對寂寞的感嘆。這首詩以其婉約而含蓄的風格,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江城子》是宋代詩人陳允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江城春天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詩中描述了東風吹拂著眉彎的憂愁,燕兒剛剛回來時杏花已凋零。簾子里春意濃郁,但窗外卻傳來寒冷的雨聲。詩人懷念曾經的美好,但現實中孤獨而空虛,只能倚在欄桿上黯然神傷。
詩中出現了流蘇香囊、寶箏和紅蘭等意象。流蘇香囊散發著濃烈的香氣,寶箏靜靜擱置,紅蘭上沾滿了淚水。這些形象增強了詩中的意境,展示了詩人對細節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
最后兩句描繪了一個瘦弱而美麗的女子,她的舞姿依然動人,如銀絲繡鞋,在半掩的門扇間閃爍。這個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女性的贊美和對美的追求。
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江城春天的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情感。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美的向往和對逝去美好的思念,同時也抒發了對生活的無奈和對寂寞的感嘆。這首詩婉約而含蓄,給人以深深的印象。
“零露濕紅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chéng zǐ
江城子
dōng fēng chuī hèn shàng méi wān.
東風吹恨上眉彎。
yàn chū hái.
燕初還。
xìng huā cán.
杏花殘。
lián lǐ chūn shēn, lián wài yǔ shēng hán.
簾里春深,簾外雨聲寒。
shí cuì fāng qī gū fù què, kōng mò mò, yǐ lán gān.
拾翠芳期孤負卻,空脈脈,倚闌干。
liú sū xiāng zhòng yù lián huán.
流蘇香重玉連環。
rào píng shān.
繞屏山。
bǎo zhēng xián.
寶箏閑。
lèi báo jiāo xiāo, líng lù shī hóng lán.
淚薄鮫綃,零露濕紅蘭。
shòu què wǔ yāo hún kě shì, yín dié xiè, bàn lán shān.
瘦卻舞腰渾可事,銀蹀躞,半闌珊。
“零露濕紅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