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過謝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過謝橋”全詩
曉簾櫳、新翠漸交。
算多少、相思恨,被東風、吹上柳梢。
羅窗夜夜梨花瘦,奈月明、香夢易消。
便擬倩、題紅葉,趁落花、流過謝橋。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戀繡衾》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戀繡衾》是一首宋代陳允平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銀鴛金鳳畫暗銷。
曉簾櫳、新翠漸交。
算多少、相思恨,
被東風、吹上柳梢。
羅窗夜夜梨花瘦,
奈月明、香夢易消。
便擬倩、題紅葉,
趁落花、流過謝橋。
詩意:
《戀繡衾》描述了一種相思之情。詩中描繪了一幅畫,畫中的銀鴛金鳳隱約可見,暗淡銷褪。黎明時分,輕紗簾櫳升起,新翠逐漸交替。詩人思念之情如何計算,卻被東風吹送到柳樹的梢頭。每夜羅窗下的梨花越發瘦弱,然而明月照亮的香夢卻如此容易消散。詩人打算寫一首題于紅葉的詩,趁著落花流水經過謝橋的時刻。
賞析:
《戀繡衾》以細膩的筆觸表現了詩人深沉的相思之情。詩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和修辭手法,將感情與自然景物相結合,使詩詞充滿了濃郁的唯美意境。
詩詞開篇即描繪了畫中的銀鴛金鳳,以此象征美好的愛情。隨后,通過描繪黎明時分的輕紗簾櫳和新翠相交的景象,增添了一絲清新和喜悅的氛圍。
接著,詩人用"算多少、相思恨"來表達深深的思念之情。他的相思之意被東風吹送到柳梢,通過自然元素的描繪,進一步加強了詩人內心情感的表達。
第三節描述了夜晚的情景。梨花在羅窗下夜夜凋零,形容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然而,明月的照耀下,香夢卻容易消散,暗示了愛情的脆弱和易逝。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想要借題紅葉寫一首詩的念頭,同時利用流動的落花和水流經過謝橋的場景,凸顯了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以及詩人對愛情的珍惜和無奈。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展現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讓人感受到了濃烈的相思之情和時光的無情流轉。
“流過謝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àn xiù qīn
戀繡衾
yín yuān jīn fèng huà àn xiāo.
銀鴛金鳳畫暗銷。
xiǎo lián lóng xīn cuì jiàn jiāo.
曉簾櫳、新翠漸交。
suàn duō shǎo xiāng sī hèn, bèi dōng fēng chuī shàng liǔ shāo.
算多少、相思恨,被東風、吹上柳梢。
luó chuāng yè yè lí huā shòu, nài yuè míng xiāng mèng yì xiāo.
羅窗夜夜梨花瘦,奈月明、香夢易消。
biàn nǐ qiàn tí hóng yè, chèn luò huā liú guò xiè qiáo.
便擬倩、題紅葉,趁落花、流過謝橋。
“流過謝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