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語呢喃明似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燕語呢喃明似翦”全詩
枝上綠深紅淺。
燕語呢喃明似翦。
采香人漸遠。
草色池塘碧軟。
絲竹誰家坊院。
拂拂和風初著扇。
蜂情愁不展。
分類: 謁金門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謁金門》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金門》是宋代詩人陳允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天又晚了。樹枝上的綠色更濃,紅色更淺。燕子低語嘀咕,聲音清晰如剪刀的聲音。采香的人漸行漸遠。草色池塘碧綠柔軟。有人在誰家的坊院里演奏著絲竹樂。微風拂拂,初次吹開了紙扇。蜜蜂的情愁無法展現出來。
詩意:
《謁金門》描繪了春天晚期的景象。詩中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濃綠和淡紅,燕子低語的聲音清晰如剪刀的剪裁聲,以及采香人漸行漸遠的情景。詩人進一步描繪了池塘上碧綠柔軟的草色,以及某個坊院里傳來的絲竹樂聲。微風吹拂之下,紙扇初次展開。最后,詩人以蜜蜂的情愁無法展現來點明詩意。
賞析:
《謁金門》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春天晚期的景象,展現了春天的特色色彩和生動的聲音。通過綠色和紅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春天即將結束的跡象,同時也透露出一絲離別的憂傷。燕子的低語聲形象地描繪了春天中動物的鳴叫聲,生動地刻畫了春天的氛圍。采香人的漸行漸遠,則增添了一絲離別和思念的情感。草色池塘的描繪以及坊院里的絲竹樂聲,為整個場景增添了一絲寧靜和愉悅。微風吹拂下紙扇初次展開的描寫,則為詩中增添了一絲輕盈和活潑的氣息。最后,蜜蜂情愁無法展現的描述,則以微妙的方式點明了詩中的離別和憂傷情感。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晚期的景象,通過景物和聲音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春天的感悟和情感的抒發。
“燕語呢喃明似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jīn mén
謁金門
chūn yòu wǎn.
春又晚。
zhī shàng lǜ shēn hóng qiǎn.
枝上綠深紅淺。
yàn yǔ ní nán míng shì jiǎn.
燕語呢喃明似翦。
cǎi xiāng rén jiàn yuǎn.
采香人漸遠。
cǎo sè chí táng bì ruǎn.
草色池塘碧軟。
sī zhú shuí jiā fāng yuàn.
絲竹誰家坊院。
fú fú hé fēng chū zhe shàn.
拂拂和風初著扇。
fēng qíng chóu bù zhǎn.
蜂情愁不展。
“燕語呢喃明似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