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鸞碧重釵頭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雙鸞碧重釵頭玉”全詩
淡雅梳妝嬌已足。
夜來鸚鵡夢中人,春去琵琶江上曲。
雙鸞碧重釵頭玉。
裙曳湘羅浮淺綠。
東風一醉買蛾眉,為拚明珠三萬斛。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玉樓春》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樓春》是陳允平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花叢底曾抬目。
淡雅梳妝嬌已足。
夜來鸚鵡夢中人,
春去琵琶江上曲。
雙鸞碧重釵頭玉。
裙曳湘羅浮淺綠。
東風一醉買蛾眉,
為拚明珠三萬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女子在玉樓中的情景。詩人曾抬頭望過萬花叢,見到了眼前這位淡雅嬌美的女子,她在夜晚做夢時仿佛化身為一只鸚鵡,而春天離去時她演奏的琵琶曲調也隨之消逝。她佩戴著雙鸞碧玉釵,裙袂拖曳著湘羅淺綠色的絲綢。當東風輕輕吹來時,她為了得到一雙美麗的眉毛,愿意花費巨大代價,甚至拼命去買三萬斛明珠。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美麗女子的形象,通過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她的嬌美、淡雅和追求卓越的個性。詩人通過對花叢、梳妝、夢境和曲調的描繪,展示了女子的多重魅力和情感世界。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詩人以萬花叢為背景,將女子的美貌與花朵相互映襯,形成對比。女子佩戴的雙鸞碧玉釵和湘羅淺綠的裙袂都是珍貴的飾物,彰顯了她的高貴地位和優雅品味。而東風一醉買蛾眉的形象則寓意著女子對美的追求不計代價。
整首詩以描寫女子的美麗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展現了詩人對女性之美的贊美和追求。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對時光流轉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和對美麗的珍惜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其精致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和詩人對美的追求,同時也蘊含著對時光流轉和珍貴事物的感慨,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入思考的空間。
“雙鸞碧重釵頭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lóu chūn
玉樓春
wàn huā cóng dǐ céng tái mù.
萬花叢底曾抬目。
dàn yǎ shū zhuāng jiāo yǐ zú.
淡雅梳妝嬌已足。
yè lái yīng wǔ mèng zhōng rén, chūn qù pí pá jiāng shàng qū.
夜來鸚鵡夢中人,春去琵琶江上曲。
shuāng luán bì zhòng chāi tóu yù.
雙鸞碧重釵頭玉。
qún yè xiāng luó fú qiǎn lǜ.
裙曳湘羅浮淺綠。
dōng fēng yī zuì mǎi é méi, wèi pàn míng zhū sān wàn hú.
東風一醉買蛾眉,為拚明珠三萬斛。
“雙鸞碧重釵頭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