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誰舉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人誰舉賢”全詩
明主豈能好,今人誰舉賢。
國門稅征駕,旅食謀歸旋。
皦日媚春水,綠蘋香客船。
無媒既不達,予亦思歸田。
分類:
作者簡介(祖詠)

祖詠 唐代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生卒年不詳。少有文名,擅長詩歌創作。與王維友善。王維在濟州贈詩云:"結交二十載,不得一日展。貧病子既深,契闊余不淺。"(《贈祖三詠》)其流落不遇的情況可知。開元十二年(724),進士及第,長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遷謫,仕途落拓,后歸隱汝水一帶。
《送丘為下第》祖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丘為下第》是唐代詩人祖詠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滄江一身客,獻賦空十年。
明主豈能好,今人誰舉賢。
國門稅征駕,旅食謀歸旋。
皦日媚春水,綠蘋香客船。
無媒既不達,予亦思歸田。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祖詠的離愁別緒和對職業生涯的無奈和思念歸田的心情。祖詠身居滄江之濱,為一身之客,十年來雖然孜孜不倦地獻上自己的才華,但并未得到明主的欣賞和賞識,現世人又何人會舉薦有才之人呢?因此,他感到無法得到理想的位置和榮耀。他在旅途中隨處接受求生活的壓榨,在追求個人目標的同時思念歸田的寧靜和自由。當皎潔的陽光照耀下,春水迷人,綠藻點綴其間,他坐在香客船上,感到無法與遠離的鄉親、親戚友人相聯系,與他們的聯絡中斷,也讓他憂心忡忡。
賞析:
這首詩詞直接表達了詩人的情感,揭示了他在官場中的挫折感和對家園的思念之情。他以自己實際的經歷和感受,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生活場景,來表達內心的無奈和歸途的向往。詩詞運用了獨特的意象,如滄江、明主、旅食等,展示了詩人的現實感受和對理想歸宿的向往。他將自己的心情與大自然相結合,以此表達詩人內心深處對故鄉的渴望和眷戀之情。通過詩詞,詩人傾訴了自己徜徉在官場浮沉之間的無奈和對故鄉田園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詩詞以樸實而激昂的文辭描繪詩人的情感和意念,流露出詩人對傳統家園的眷念和對理想人生的向往。
“今人誰舉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iū wéi xià dì
送丘為下第
cāng jiāng yī shēn kè, xiàn fù kōng shí nián.
滄江一身客,獻賦空十年。
míng zhǔ qǐ néng hǎo, jīn rén shuí jǔ xián.
明主豈能好,今人誰舉賢。
guó mén shuì zhēng jià, lǚ shí móu guī xuán.
國門稅征駕,旅食謀歸旋。
jiǎo rì mèi chūn shuǐ, lǜ píng xiāng kè chuán.
皦日媚春水,綠蘋香客船。
wú méi jì bù dá, yǔ yì sī guī tián.
無媒既不達,予亦思歸田。
“今人誰舉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