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燭淚縱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彈燭淚縱橫”全詩
夜三更。
月空明。
野廟殘梅,村鼓自春聲。
長笑兒童忙踏舞,何曾見,宣德棚,不夜城。
去年今年又傷心。
去年晴。
去年曾。
不似今年,閑坐處、卻不曾行。
憶去年人、彈燭淚縱橫。
想見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無情,是有情。
分類: 梅花引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幾年城中無看燈,
夜三更。月空明。
野廟殘梅,村鼓自春聲。
長笑兒童忙踏舞,
何曾見,宣德棚,不夜城。
去年今年又傷心。
去年晴。去年曾。
不似今年,閑坐處、卻不曾行。
憶去年人、彈燭淚縱橫。
想見西窗窗下月,
窗下月,是無情,是有情。
譯文:
多年來城中無煙火,
深夜三更,月明空照。
野廟中殘留著梅花,村莊的鼓聲自春天傳來。
歡笑的孩童忙著跳舞,
從未見過,宣德棚,這不夜的城市。
去年和今年都傷心過,
去年晴朗,去年曾經。
與今年不同,坐下來的地方,卻從未離開。
回憶去年的人,彈燭時的淚水縱橫。
想要看見西窗下的月亮,
窗下的月亮,它無情,又有情。
詩意和賞析:
《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城市景象,以及詩人對過去和現在的思考和感受。詩中以江城為背景,城中無煙火、月明空照,給人一種寧靜而寂寥的感覺。野廟中的殘梅花和村莊里的鼓聲,構成了一種鄉村的景象,與城市的喧囂形成鮮明的對比。
詩中的兒童在夜晚里跳舞,展現了活力和快樂,與城市的不夜之景相呼應。宣德棚是當時洪都(今天的南京)的一處繁華地區,被稱為"不夜城",詩中提到的宣德棚暗示了城市的繁榮與熱鬧。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回憶起過去的傷心事,對比去年和今年的不同情況。去年晴朗,去年曾經,與今年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人坐在原地,回憶去年的人和過去的情景,淚水縱橫。
最后,詩人想象著坐在西窗下,凝望著月亮,窗下的月亮被賦予了無情和有情的特質,或許是在表達詩人對生活和人情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城市與鄉村、過去與現在、快樂與傷心的對比,通過對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彈燭淚縱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chéng méi huā yǐn xīn sì hóng dōu shàng yuán
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
jǐ nián chéng zhōng wú kàn dēng.
幾年城中無看燈。
yè sān gēng.
夜三更。
yuè kōng míng.
月空明。
yě miào cán méi, cūn gǔ zì chūn shēng.
野廟殘梅,村鼓自春聲。
cháng xiào ér tóng máng tà wǔ, hé zēng jiàn, xuān dé péng, bù yè chéng.
長笑兒童忙踏舞,何曾見,宣德棚,不夜城。
qù nián jīn nián yòu shāng xīn.
去年今年又傷心。
qù nián qíng.
去年晴。
qù nián céng.
去年曾。
bù shì jīn nián, xián zuò chù què bù céng xíng.
不似今年,閑坐處、卻不曾行。
yì qù nián rén dàn zhú lèi zòng héng.
憶去年人、彈燭淚縱橫。
xiǎng jiàn xī chuāng chuāng xià yuè, chuāng xià yuè, shì wú qíng, shì yǒu qíng.
想見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無情,是有情。
“彈燭淚縱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