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月明如此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此月明如此酒”全詩
寒聲帶影流。
便寄書、不到紅樓。
如此月明如此酒,無一事、但悲秋。
萬弩落潮頭。
靈胥還怒不。
滿湖山、猶是春愁。
欲向涌金門外去,煙共草、不堪游。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糖多令》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糖多令》是一首宋代劉辰翁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糖多令
寒雁下荒洲。
寒聲帶影流。
便寄書、不到紅樓。
如此月明如此酒,
無一事、但悲秋。
萬弩落潮頭。
靈胥還怒不。
滿湖山、猶是春愁。
欲向涌金門外去,
煙共草、不堪游。
譯文:
寒冷的雁兒落在荒涼的洲島。
寒冷的叫聲伴隨著倒影流動。
書信已經寄出,卻未能到達紅樓。
如此明亮的月光,如此芬芳的酒,
卻無一事可做,只有沉浸在秋意的悲傷中。
無數箭弩落在潮水的前頭。
神秘的靈胥仍然憤怒不平。
山水依舊充滿了春天的憂愁。
想要走向涌金門外,
卻只有煙霧和草地相伴,無法游蕩。
詩意和賞析:
《糖多令》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生活的矛盾感受。
詩中的寒雁、寒聲和荒洲等形象,表達了秋天的凄涼和寂寞之感。詩人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月光和酒中,表現出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生活的無奈。他感嘆自己的無聊和無所事事,唯有感嘆秋天的凄美。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萬弩落潮頭的描寫,表達了一種對逆境的堅韌和對命運的抗爭。靈胥憤怒的形象象征了一種憤世嫉俗的態度。山水依舊,仍然充滿春天的憂愁,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中不變的苦悶和無奈。
詩的最后兩句,詩人渴望遠離塵囂,但煙霧和草地卻使他無法自由游蕩。這反映了詩人內心的追求和現實的限制之間的矛盾。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物象和抒發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對生活的無奈和對自由追求的渴望。詩詞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等修辭手法,使詩情更加深沉和富有意境。
“如此月明如此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duō lìng
糖多令
hán yàn xià huāng zhōu.
寒雁下荒洲。
hán shēng dài yǐng liú.
寒聲帶影流。
biàn jì shū bú dào hóng lóu.
便寄書、不到紅樓。
rú cǐ yuè míng rú cǐ jiǔ, wú yī shì dàn bēi qiū.
如此月明如此酒,無一事、但悲秋。
wàn nǔ luò cháo tóu.
萬弩落潮頭。
líng xū hái nù bù.
靈胥還怒不。
mǎn hú shān yóu shì chūn chóu.
滿湖山、猶是春愁。
yù xiàng yǒng jīn mén wài qù, yān gòng cǎo bù kān yóu.
欲向涌金門外去,煙共草、不堪游。
“如此月明如此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