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欺薄薄春無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欺薄薄春無力”全詩
肯愛紅衫嫩。
翛然自取玉為衣。
似是銀河水皺、織成機。
寒欺薄薄春無力。
月浸霓裳濕。
一窠香雪世間稀。
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時。
(白疊羅)
分類: 虞美人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虞美人》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是一首宋代劉辰翁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天上的美人兒,國色天香,不需要脂粉妝飾。
她情愿愛上紅衣少年,喜歡自己選擇把玉作為衣物。
她的美貌如同銀河流水般柔美,織成了一架織布機。
寒冷的天氣無法抵擋她薄薄的春天般的力量。
月亮染濕了她的霓裳,仿佛一團香雪在世間稀有。
可惜她不愿意留在布衣之時。
詩意:
《虞美人》描繪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她擁有國色天香的容貌,不需要任何妝飾來增添美麗。她喜歡紅衣少年,選擇將玉石作為自己的服飾,展現出一種高貴與自由的氣質。她的美貌如同銀河流水般柔美,猶如一臺織布機上的織物般精細而華麗。盡管寒冷的天氣無法阻擋她內在的春天般的力量,但她的美麗依然會被月亮的光芒所濕潤。她如同一團香雪,在世間稀有而珍貴。然而,她并不愿意留在平凡的布衣時期,暗示她不愿沉溺于平庸的生活,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賞析:
《虞美人》通過對美麗女子的描繪,展現了她高貴、自由、獨立的氣質,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平凡生活的拒絕。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用"銀河水皺、織成機"來形容女子的美貌,以及"一窠香雪世間稀"來形容她的稀有和珍貴。這些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和獨特性。同時,詩中的"紅衣嫩"、"薄薄春無力"等字句,通過對比和反襯,突出了女子的美麗和與眾不同。最后兩句"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時"則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平凡生活的不滿,呼應了整首詩的主題。
總體而言,劉辰翁的《虞美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位美麗高貴的女子,通過對她的美麗形象的詩化描寫,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平凡生活的追求更高尚境界的渴望。這首詩在描寫美的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態度和對美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寒欺薄薄春無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tiān xiāng guó sè cí zhī fěn.
天香國色辭脂粉。
kěn ài hóng shān nèn.
肯愛紅衫嫩。
xiāo rán zì qǔ yù wèi yī.
翛然自取玉為衣。
shì shì yín hé shuǐ zhòu zhī chéng jī.
似是銀河水皺、織成機。
hán qī báo báo chūn wú lì.
寒欺薄薄春無力。
yuè jìn ní cháng shī.
月浸霓裳濕。
yī kē xiāng xuě shì jiān xī.
一窠香雪世間稀。
kě xī bù jiào liú dào bù yī shí.
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時。
bái dié luó
(白疊羅)
“寒欺薄薄春無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