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臥藤陰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臥藤陰石”全詩
對影BA5E娥成三處,誰料尊中無月。
翦紙吹成,長梯摘取,兒戲那堪惜。
洞庭夜白,一聲聊破空闊。
休說二十四橋,便一分無賴,有誰誰識。
一枕秋衾南北夢,好好娟娟成雪。
舊日少游,錦袍玉笛,醉臥藤陰石。
蕭然今夕,無魚無酒無客。
分類: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酹江月(中秋待月)》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酹江月(中秋待月)》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辰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城中十萬,有何人、和我烏烏鳴瑟。
對影娥成三處,誰料尊中無月。
翦紙吹成,長梯摘取,兒戲那堪惜。
洞庭夜白,一聲聊破空闊。
休說二十四橋,便一分無賴,有誰誰識。
一枕秋衾南北夢,好好娟娟成雪。
舊日少游,錦袍玉笛,醉臥藤陰石。
蕭然今夕,無魚無酒無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之夜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置身于城中,感嘆著自己與眾不同的心境。他與烏烏鳴瑟的人相伴,表達出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和追求。在月光的照射下,詩人看到自己的倒影,卻惋惜地發現酒杯中沒有月亮。這個意象暗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詩人以紙片剪裁成長梯,吹送到高空中,表達了他的幻想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他感嘆兒時的游戲和歡樂,對逝去的時光產生了無盡的懷念。洞庭湖夜晚晴朗,月光照耀下,詩人唯一的聲音破碎了遼闊的寂靜。這里可以看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渴望。
詩中提到二十四橋,表達了詩人對名勝古跡的淡漠態度,認為這些景點只是表面的虛華,真正了解和欣賞它們的人并不多。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自己一個人在秋夜里的寂寞,床上只有白色秋天的被褥,沒有魚、沒有酒、沒有客人。這種寂寞的景象與前文的孤獨感相呼應,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
整首詩以中秋夜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內心的孤獨、對理想的追求和對過去的懷念,表達了對真實情感和真正友誼的渴望。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夜晚的景象,通過意象的運用,使詩詞充滿了濃厚的情感和意蘊。這首詩是劉辰翁充滿抒情和思考的作品,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思索。
“醉臥藤陰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èi jiāng yuè zhōng qiū dài yuè
酹江月(中秋待月)
chéng zhōng shí wàn, yǒu hé rén hé wǒ wū wū míng sè.
城中十萬,有何人、和我烏烏鳴瑟。
duì yǐng BA5E é chéng sān chù, shuí liào zūn zhōng wú yuè.
對影BA5E娥成三處,誰料尊中無月。
jiǎn zhǐ chuī chéng, zhǎng tī zhāi qǔ, ér xì nà kān xī.
翦紙吹成,長梯摘取,兒戲那堪惜。
dòng tíng yè bái, yī shēng liáo pò kōng kuò.
洞庭夜白,一聲聊破空闊。
xiū shuō èr shí sì qiáo, biàn yī fēn wú lài, yǒu shuí shuí shí.
休說二十四橋,便一分無賴,有誰誰識。
yī zhěn qiū qīn nán běi mèng, hǎo hǎo juān juān chéng xuě.
一枕秋衾南北夢,好好娟娟成雪。
jiù rì shǎo yóu, jǐn páo yù dí, zuì wò téng yīn shí.
舊日少游,錦袍玉笛,醉臥藤陰石。
xiāo rán jīn xī, wú yú wú jiǔ wú kè.
蕭然今夕,無魚無酒無客。
“醉臥藤陰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