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省看潮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重省看潮去”全詩
此夕酹江月,猶記濯纓秋。
濯纓又去如水,安得主人留。
舊日登樓長笑,此日新亭對泣,禿鬢冷颼颼。
木落下極浦,漁唱發中洲。
芙蓉闕,鴛鴦閣,鳳凰樓。
夜深白露紛下,誰見濕螢流。
自有此生有客,但恨有魚無酒,不了一生浮。
重省看潮去,今夕是杭州。
分類: 水調歌頭
作者簡介(劉辰翁)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 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水調歌頭》劉辰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辰翁創作的《水調歌頭》。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中文譯文:
盡,明日又續之此夕酹江月,
猶記濯纓秋。
濯纓又去如水,
安得主人留。
舊日登樓長笑,
此日新亭對泣,
禿鬢冷颼颼。
木落下極浦,
漁唱發中洲。
芙蓉闕,鴛鴦閣,鳳凰樓。
夜深白露紛下,
誰見濕螢流。
自有此生有客,
但恨有魚無酒,
不了一生浮。
重省看潮去,
今夕是杭州。
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是一首描繪離別之情的詩詞。詩人劉辰翁在詩中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離別的悲傷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表示時間已經盡,但明天會繼續寫下去。他回憶起過去的秋天,那時的月光照在江水上,他還記得濯洗纓帶的情景。濯纓又已流去,像流水一樣消逝,他希望能有人留下來。
接著,詩人描述了過去在樓上登高時的歡笑,而今在新亭上對泣。他感覺到自己的頭發稀疏而寒冷。樹葉飄落到江水上,漁民在中洲唱歌。他提到了一些有名的建筑,如芙蓉闕、鴛鴦閣和鳳凰樓,暗示他身處杭州。
夜深了,白露紛紛下落,但誰能看到濕漉漉的螢火蟲在流動呢?詩人感慨自己的一生中有客人相伴,但遺憾的是沒有酒來共享。他對浮生的一切都感到不甘心。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要重新梳理思緒,去看潮水的決心。他宣稱今晚就是在杭州度過的。這首詩詞以詩人的感傷情懷和對離別的思考為主題,通過描繪離別時的景物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無奈。
“重省看潮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jǐn, míng rì yòu xù zhī
盡,明日又續之
cǐ xī lèi jiāng yuè, yóu jì zhuó yīng qiū.
此夕酹江月,猶記濯纓秋。
zhuó yīng yòu qù rú shuǐ, ān dé zhǔ rén liú.
濯纓又去如水,安得主人留。
jiù rì dēng lóu cháng xiào, cǐ rì xīn tíng duì qì, tū bìn lěng sōu sōu.
舊日登樓長笑,此日新亭對泣,禿鬢冷颼颼。
mù là xià jí pǔ, yú chàng fā zhōng zhōu.
木落下極浦,漁唱發中洲。
fú róng quē, yuān yāng gé, fèng huáng lóu.
芙蓉闕,鴛鴦閣,鳳凰樓。
yè shēn bái lù fēn xià, shuí jiàn shī yíng liú.
夜深白露紛下,誰見濕螢流。
zì yǒu cǐ shēng yǒu kè, dàn hèn yǒu yú wú jiǔ, bù liǎo yī shēng fú.
自有此生有客,但恨有魚無酒,不了一生浮。
zhòng shěng kàn cháo qù, jīn xī shì háng zhōu.
重省看潮去,今夕是杭州。
“重省看潮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