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似煙波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得似煙波趣”全詩
匹似涌金門外看,添得綠陰佳樹。
野闊星垂,天高云斂,不受紅塵污。
徘徊水影,閑中自有佳處。
乘興著我扁舟,山陰夜色,渺渺流光溯。
望美人兮天一角,我欲凌風飛去。
世事浮沈,人生圓缺,得似煙波趣。
興懷赤壁,大江千古東注。
作者簡介(黃公紹)
黃公紹,宋元之際邵武(今屬福建)人,字直翁。咸淳進士。入元不仕,隱居樵溪。著《古今韻會》、以《說文》為本,參考宋元以前字書、韻書,集字書訓詁之大成,原書已佚,其同時人熊忠所編《古今韻會舉要》中,略能見其大概。另有《在軒集》。
《念奴嬌(月)》黃公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念奴嬌(月)》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黃公紹。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圍寬碧,月十分圓滿,十分春暮。
匹似涌金門外看,添得綠陰佳樹。
野闊星垂,天高云斂,不受紅塵污。
徘徊水影,閑中自有佳處。
乘興著我扁舟,山陰夜色,渺渺流光溯。
望美人兮天一角,我欲凌風飛去。
世事浮沈,人生圓缺,得似煙波趣。
興懷赤壁,大江千古東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的情感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詩人以山水和月亮為背景,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詩的開篇以山圍寬碧的景象作為背景,描述了一個寧靜而廣闊的自然環境。月亮圓滿,春天即將過去,這里暗示了光陰易逝,時間的流轉。
詩中提到的“涌金門外”是指月亮升起的景象,它的光輝照耀在山外,添上了綠蔭和美麗的樹木。這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生活的向往。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廣袤的野外,閃爍的星星和高聳的天空,它們不受塵世的污染,清澈而純凈。作者的心靈也像水中的倒影一樣徘徊,尋找自己內心的寧靜和美好。
在這種情境下,詩人乘坐著扁舟,欣賞著山陰下的夜色,眺望著美麗的人兒,希望能凌風飛去,與她相會。這里表達了作者對愛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展現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最后幾句表達了對世事變遷和人生無常的思考。詩人提到了赤壁,這是指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它象征了興盛和輝煌的過去。大江東注則是指長江的流淌,表達了時間的長久和世事的變遷。詩人認為在這個浮沉變幻的世界中,人生如同圓缺的月亮,而能夠像煙波一樣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才是最有趣的。
《念奴嬌(月)》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情感,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詩人以流暢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將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使整首詩詞充滿詩意和賞析價值。
“得似煙波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iàn nú jiāo yuè
念奴嬌(月)
shān wéi kuān bì, yuè shí fēn yuán mǎn, shí fēn chūn mù.
山圍寬碧,月十分圓滿,十分春暮。
pǐ shì yǒng jīn mén wài kàn, tiān dé lǜ yīn jiā shù.
匹似涌金門外看,添得綠陰佳樹。
yě kuò xīng chuí, tiān gāo yún liǎn, bù shòu hóng chén wū.
野闊星垂,天高云斂,不受紅塵污。
pái huái shuǐ yǐng, xián zhōng zì yǒu jiā chù.
徘徊水影,閑中自有佳處。
chéng xìng zhe wǒ piān zhōu, shān yīn yè sè, miǎo miǎo liú guāng sù.
乘興著我扁舟,山陰夜色,渺渺流光溯。
wàng měi rén xī tiān yī jiǎo, wǒ yù líng fēng fēi qù.
望美人兮天一角,我欲凌風飛去。
shì shì fú shěn, rén shēng yuán quē, dé shì yān bō qù.
世事浮沈,人生圓缺,得似煙波趣。
xìng huái chì bì, dà jiāng qiān gǔ dōng zhù.
興懷赤壁,大江千古東注。
“得似煙波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