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住皺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拈住皺裙”全詩
下瑤臺、疑是夢云。
怕趁取、西風去,被何人、拈住皺裙。
溫柔只在秋波里,這些兒、真個動心。
再同飲、花前酒,莫都忘、今夜夜深。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戀繡衾(代題武桂卿扇)》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戀繡衾(代題武桂卿扇)》是宋代張炎的作品。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枝涼玉欹路塵。
下瑤臺、疑是夢云。
怕趁取、西風去,
被何人、拈住皺裙。
溫柔只在秋波里,
這些兒、真個動心。
再同飲、花前酒,
莫都忘、今夜夜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戀人之間的溫柔而憂傷的情感。詩中的人物身處于一種凄涼的環境中,他們的愛情被現實的阻隔所困擾。詩人通過描寫涼玉欹路塵、瑤臺下的夢云以及西風的吹拂,表達了心中的憂慮和不安。他們害怕錯過機會,擔心被他人阻撓,同時也懷著對彼此的期待和渴望。然而,真正的溫柔只存在于彼此的眼神之中,表達了彼此之間的深情。詩的結尾,詩人希望再次共飲花前酒,不要忘記今夜的深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愛情的溫存和阻隔。作者運用意象和比喻,通過涼玉欹路塵、瑤臺下的夢云等形象描繪出人物內心的情感狀態,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表達力。詩中的情感糾葛和無助感使人感到憂傷和心酸,同時也表現出深深的愛意和渴望。最后兩句“再同飲、花前酒,莫都忘、今夜夜深。”表達了對愛情的執著和渴望,詩人希望彼此不要忘記今夜的深情,再次共享美好的時刻。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帶給讀者一種深深的共鳴和觸動。
“拈住皺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àn xiù qīn dài tí wǔ guì qīng shàn
戀繡衾(代題武桂卿扇)
yī zhī liáng yù yī lù chén.
一枝涼玉欹路塵。
xià yáo tái yí shì mèng yún.
下瑤臺、疑是夢云。
pà chèn qǔ xī fēng qù, bèi hé rén niān zhù zhòu qún.
怕趁取、西風去,被何人、拈住皺裙。
wēn róu zhī zài qiū bō lǐ, zhèi xiē ér zhēn gè dòng xīn.
溫柔只在秋波里,這些兒、真個動心。
zài tóng yǐn huā qián jiǔ, mò dōu wàng jīn yè yè shēn.
再同飲、花前酒,莫都忘、今夜夜深。
“拈住皺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