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衡出帝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持衡出帝畿”全詩
神女云迎馬,荊門雨濕衣。
聽猿收淚罷,系雁待書稀。
蠻貊雖殊俗,知君肝膽微。
分類:
作者簡介(綦毋潛)

綦毋潛(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詩人。開元十四年(726年)進士及第,授宜壽(今陜西周至)尉,遷左拾遺,終官著作郎,安史之亂后歸隱,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終。綦毋潛才名盛于當時,與許多著名詩人如:李頎、王維、張九齡、儲光羲、孟浩然、盧象、高適、韋應物過從甚密,其詩清麗典雅,恬淡適然,后人認為他詩風接近王維。《全唐詩》收錄其詩1卷,共26首,內容多為記述與士大夫尋幽訪隱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選入《唐詩三百首》。
《送崔員外黔中監選》綦毋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崔員外黔中監選》是唐代綦毋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持衡出帝畿,星指夜郎飛。
神女云迎馬,荊門雨濕衣。
聽猿收淚罷,系雁待書稀。
蠻貊雖殊俗,知君肝膽微。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崔員外的深深敬佩和惋惜之情。崔員外將被任命為黔中監選,于是詩人在他離開長安之際,以詩向他送行。詩中描述了崔員外離開長安前的情景和詩人對他的贊美之詞。
賞析:
詩的開篇表達了詩人對崔員外的敬佩之情。詩中提到持衡出帝畿,這是指崔員外被選拔為黔中監選,離開了長安這個帝王之都。星指夜郎飛則是形容崔員外在遠方展現才華的意象。接下來,詩人提到了神女云迎馬、荊門雨濕衣,顯示了詩人對崔員外的欣賞。神女一詞映射出崔員外在政務能力上如神一般,云迎馬則形容他的儀表風度,荊門雨濕衣則是指他辭行時遭遇的艱辛。詩人還寫道聽猿收淚罷,系雁待書稀,表達了希望崔員外早日回來帶來好消息的心情。最后兩句“蠻貊雖殊俗,知君肝膽微”,表示崔員外雖然和蠻貊(指黔中地區的原住民)的習俗有所不同,但詩人非常了解崔員外的膽識和才華。
整首詩以其簡潔明快的表達方式,既向崔員外表達了深深的敬佩之情,也表達了對他的思念和期望。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對稱結構,使整首詩的語言具有一定的韻律美和層次感。該詩立意崇高,感情流暢自然,堪稱一篇優秀的送別詩。
“持衡出帝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uī yuán wài qián zhōng jiān xuǎn
送崔員外黔中監選
chí héng chū dì jī, xīng zhǐ yè láng fēi.
持衡出帝畿,星指夜郎飛。
shén nǚ yún yíng mǎ, jīng mén yǔ shī yī.
神女云迎馬,荊門雨濕衣。
tīng yuán shōu lèi bà, xì yàn dài shū xī.
聽猿收淚罷,系雁待書稀。
mán mò suī shū sú, zhī jūn gān dǎn wēi.
蠻貊雖殊俗,知君肝膽微。
“持衡出帝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