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徑獨行清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苔徑獨行清晝”全詩
瑟瑟松風如舊。
出岫本無心,遲種門前楊柳。
回首。
回首。
籬下白衣來否。
分類: 如夢令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如夢令(淵明行徑)》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如夢令(淵明行徑)》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苔徑獨行清晝。
瑟瑟松風如舊。
出岫本無心,遲種門前楊柳。
回首。回首。
籬下白衣來否。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清晨獨自走在被苔蘚覆蓋的小徑上的情景。松樹林中吹來的微風依然如故,給人一種寧靜和宜人的感覺。原本出來散步的人并沒有特別的目的,但不知不覺間卻遲遲地站在了自家門前的楊柳樹下。詩人回首望去,看見有個人穿著白衣從籬笆下走來,他在思考是否是那個期待已久的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自然環境和人物活動,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思考。詩中的苔徑、松風和楊柳等元素,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恒久不變的特點,與詩人內心的平靜和安寧形成了呼應。詩人在這樣一個靜謐的環境中,不經意間停下了自己的步伐,思緒也隨之回到了自家門前。詩人回首的動作,既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也帶有對未來的期待。最后,籬下白衣來否的問句,暗示了詩人對于某個人的期待和思念,以及對于彼此是否會相見的疑慮。
整首詩給人一種寧靜、淡泊、思索的感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情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人際關系的思考和感慨。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具有典型的宋代詩詞風格,也展示了詩人對于人生和情感的獨特洞察力。
“苔徑獨行清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ú mèng lìng yuān míng xíng jìng
如夢令(淵明行徑)
tái jìng dú xíng qīng zhòu.
苔徑獨行清晝。
sè sè sōng fēng rú jiù.
瑟瑟松風如舊。
chū xiù běn wú xīn, chí zhǒng mén qián yáng liǔ.
出岫本無心,遲種門前楊柳。
huí shǒu.
回首。
huí shǒu.
回首。
lí xià bái yī lái fǒu.
籬下白衣來否。
“苔徑獨行清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