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桑苧今何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時桑苧今何在”全詩
此樂不知年。
今朝忽上龍峰頂。
卻元來、有此甘泉。
洗卻平生塵土,慵游萬里山川。
照人如鑒止如淵。
古竇暗涓涓。
當時桑苧今何在,想松風、吹斷茶煙。
著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
分類: 風入松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風入松(酌惠山水)》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入松(酌惠山水)》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瓢飲水曲肱眠。
此樂不知年。
今朝忽上龍峰頂。
卻元來、有此甘泉。
洗卻平生塵土,
慵游萬里山川。
照人如鑒止如淵。
古竇暗涓涓。
當時桑苧今何在,
想松風、吹斷茶煙。
著我白云堆里,
安知不是神仙。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的閑適心境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人通過描繪自己在山水之間的舒適生活,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無感知,以及對清新自然環境的向往和喜悅。詩中的松風和茶煙象征著詩人的閑適生活和追求高尚品味的心境。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夠融入云堆之中,成為仙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閑適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人以"一瓢飲水曲肱眠"來形容自己悠閑的生活,表達了對自然的享受和對歲月流逝的無感知。"龍峰"象征高峰,詩人忽然登上龍峰頂,發現了一處甘泉,意味著在繁忙的人生中,突然間發現了這樣一個令人愉悅的地方。"洗卻平生塵土"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夠洗去塵世的煩惱和雜念,"慵游萬里山川"則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的向往。"照人如鑒止如淵"形容景物清晰明亮,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古竇暗涓涓"則描繪了幽深的山洞和細細流淌的水聲。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逝去的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松風和茶煙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夠融入云堆之中,成為神仙一般的存在。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自然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對歲月流逝的無感知。通過描繪山水景物和自己的生活狀態,詩人傳達了一種寧靜、舒適和追求高尚品味的心境。整首詩詞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愉悅之感,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追求。
“當時桑苧今何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rù sōng zhuó huì shān shuǐ
風入松(酌惠山水)
yī piáo yǐn shuǐ qū gōng mián.
一瓢飲水曲肱眠。
cǐ lè bù zhī nián.
此樂不知年。
jīn zhāo hū shàng lóng fēng dǐng.
今朝忽上龍峰頂。
què yuán lái yǒu cǐ gān quán.
卻元來、有此甘泉。
xǐ què píng shēng chén tǔ, yōng yóu wàn lǐ shān chuān.
洗卻平生塵土,慵游萬里山川。
zhào rén rú jiàn zhǐ rú yuān.
照人如鑒止如淵。
gǔ dòu àn juān juān.
古竇暗涓涓。
dāng shí sāng zhù jīn hé zài, xiǎng sōng fēng chuī duàn chá yān.
當時桑苧今何在,想松風、吹斷茶煙。
zhe wǒ bái yún duī lǐ, ān zhī bú shì shén xiān.
著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
“當時桑苧今何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