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根何處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靈根何處覓”全詩
翦翦春冰出萬壑,和春帶出芳叢。
誰分弱水洗塵紅。
低回金叵羅,約略玉玲瓏。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飛過天風。
戲將瑤草散虛空。
靈根何處覓,只在此山中。
分類: 臨江仙
作者簡介(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臨江仙》張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江仙》是宋代張炎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霧中,不過戲縱筆墨,
觀者出門一笑可也。
翦翦春冰出萬壑,
和春帶出芳叢。
誰分弱水洗塵紅。
低回金叵羅,
約略玉玲瓏。
昨夜洞庭云一片,
朗吟飛過天風。
戲將瑤草散虛空。
靈根何處覓,
只在此山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在霧中的景象,作者以戲謔的筆墨表達了自己的情感。觀看者出門后會忍不住發笑。春天的冰塊從千萬條小溝中涌出,帶著春天的氣息和芳香。誰會將柔弱的水洗凈塵土中的紅塵?低聲回答的是金色的蓮花,大致形狀像玉石一樣精美。昨夜洞庭湖上的云彩獨自一片,如音樂般悠揚地飄過天空。戲謔將仙草撒向虛空。靈根在哪里尋找呢?只在這座山中。
賞析:
《臨江仙》以霧中景色為背景,通過戲謔的筆墨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詩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春冰、芳香和洞庭湖上的云彩,以及金色的蓮花和玉石般的珠寶。這些意象與詩人的情感相互呼應,給人以愉悅和輕松的感覺。
詩中還有一種隱喻的意味,比如將洗凈塵紅的任務交給弱水,以及尋找靈根的探索。這些隱喻表達了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靈性的探索。整首詩以輕松幽默的語調和戲謔的筆法,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欣賞和對人生的思考。
《臨江仙》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充滿生機和美好的場景,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見解。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給讀者帶來一種愉悅的感覺,同時也引發了對于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靈根何處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jiāng xiān
臨江仙
wù zhōng, bù guò xì zòng bǐ mò, guān zhě chū mén yī xiào kě yě
霧中,不過戲縱筆墨,觀者出門一笑可也
jiǎn jiǎn chūn bīng chū wàn hè, hé chūn dài chū fāng cóng.
翦翦春冰出萬壑,和春帶出芳叢。
shuí fēn ruò shuǐ xǐ chén hóng.
誰分弱水洗塵紅。
dī huí jīn pǒ luó, yuē lüè yù líng lóng.
低回金叵羅,約略玉玲瓏。
zuó yè dòng tíng yún yī piàn, lǎng yín fēi guò tiān fēng.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飛過天風。
xì jiāng yáo cǎo sàn xū kōng.
戲將瑤草散虛空。
líng gēn hé chǔ mì, zhī zài cǐ shān zhōng.
靈根何處覓,只在此山中。
“靈根何處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