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弄碧傳幽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枝弄碧傳幽信”全詩
何郎高詠照花明。
一枝弄碧傳幽信,半額涂黃拾晚榮。
春思淡,暗香輕。
江南雨冷若為情。
猶勝遠隔瀟湘水,忽到窗前夢不成。
鷓鴣天·卻月凌風度雪清賞析
首句“卻月凌風度雪清”是對梅花所處環境的描述。“卻月(指彎月)凌風”本出自南朝詩人何遜的《詠早梅詩》:“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臺。”這一句總的意思是說:在積雪橫陳、明月高掛的清宵,梅花在料峭的寒風中含情獨放。從詞人所展現的清幽的意境中,可以看出他是十分擅長通過意象的組合造成預定的效果的。這里的“明月、積雪”諸意象不但確實產生了一種幽雅的情趣,而且為后面女主人公的出現替讀者作了某種環境與情緒上的啟示。“何郎高詠照花明”是對“卻月”句的補充與呼應。何郎,即何遜;高詠,即前面所指的《詠早梅詩》。詞人說,在這種蕩人魂魄的環境中,很容易使人想起何遜的詠梅佳作。正由于詞人生花妙筆的渲染,才使本來就熠熠生輝的梅花更顯得明艷動人。“一枝弄碧傳幽信”,是對梅花的具體描寫,但詞人的著眼點卻不在梅花的形體,而在于她所蘊含的春的信息,即“傳幽信”。詞人說由梅枝呈綠仿佛看到了春的韻律的萌動。正因為如此,才引出了后面的一句“半額涂黃拾晚榮”。額黃,指婦女額上的涂飾,梁簡文帝《戲贈麗人詩》云:“同安鬟里撥,異作額間黃。”晚榮,則指在深宵開放的梅花。這一句的意思是:一位半涂額黃的年輕少婦,深宵步月,來到梅樹下采摘花朵。這一句與上句不但在意境上有著十分有機的聯系,而且在形式上也互為對仗,典雅精工,如“弄”與“涂”相對,“傳”與“拾”相對,確實起到了畫龍點晴的傳神作用,顯示了詞人深厚的藝術功力。以上是上片,詞人在寫梅的同時,引出該詞的主人公,從而為下片的抒情作了過度。
下片的一開始便轉入對女主人公心理的刻畫:“春思淡,暗香輕,江南雨冷若為情。”詞人說,暗香撩人,春思淡淡,女主人公自然憶起了遠在江南的意中人,甚至想見了他在凄風冷雨中愁苦的容顏,因此,不禁黯然傷情。這三句由于句式參差(前兩句每句三字,后一句七字),這樣便自然在音調上形成了一唱三嘆的效果,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強了詞中的衷傷情緒。下句“猶勝遠隔瀟湘水”,寫女主人公由自己和意中人的不幸的遭遇,想起了湘君與湘夫人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瀟湘水”正是這方面的暗示。無疑,這種聯想不但不能給女主人公寂寞憂愁的心靈帶來任何慰藉,反而增添了幾分悲劇感,使她感到了現實的殘酷,以致產生了這樣的感覺:“忽到窗前夢不成。”詞人說,當女主人公再一次瞥見窗前幽獨自放的梅花時,便從幽夢中驚醒,感嘆起自己凄涼的身世來。
“一枝弄碧傳幽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què yuè líng fēng dù xuě qīng.
卻月凌風度雪清。
hé láng gāo yǒng zhào huā míng.
何郎高詠照花明。
yī zhī nòng bì chuán yōu xìn, bàn é tú huáng shí wǎn róng.
一枝弄碧傳幽信,半額涂黃拾晚榮。
chūn sī dàn, àn xiāng qīng.
春思淡,暗香輕。
jiāng nán yǔ lěng ruò wéi qíng.
江南雨冷若為情。
yóu shèng yuǎn gé xiāo xiāng shuǐ, hū dào chuāng qián mèng bù chéng.
猶勝遠隔瀟湘水,忽到窗前夢不成。
“一枝弄碧傳幽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