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渭陽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停車渭陽暮”全詩
不見鹓鸞道,如聞歌吹聲。
鄉魂涉江水,客路指蒲城。
獨有故樓月,今來亭上明。
分類:
作者簡介(儲光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潤州延陵人,祖籍兗州。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江南儲氏多為光羲公后裔,尊稱為“江南儲氏之祖”。
《渭橋北亭作》儲光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渭橋北亭作》是唐代詩人儲光羲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停車在渭陽城,夜幕降臨時,他望望可以看到秦京的遠景。然而,詩人并沒有看到鹓鸞的道路,只是仿佛聽到了歌吹聲。詩人的鄉愁隨著涉江的水而起,身為客人的他指向蒲城的方向。然而,唯有故樓上的明月仍屬于過去,今天的北亭上明亦然。
詩人之所以停在渭陽城,是為了觀看秦京的風景。他望望卻并未看到鹓鸞一類的神仙飛行,但卻仿佛聽到了歌吹聲,這是一種情感上的交流。詩人的鄉愁隨著涉江水而起,他將目光投向蒲城的方向,這表明他所在的位置遠離故鄉且生活在外。詩人明言故樓上的月光仍然與過去相聯,而如今的北亭上月光也是明亮的,這兩者形成了對比。
這首詩通過詩人的感情和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一種旅途中的鄉愁之情。詩人停車在渭陽暮色中,望著遠處的秦京,卻無法看到故鄉的坐標。他心中充滿了對鄉愁的思念,用指向蒲城的手勢表達了他離故里越來越遠的現實。然而,他依然能感受到故樓上的明亮月光,這種聯結著過去和現在的月光成為他思念家園的寄托。整首詩以渲染鄉愁為中心,讓讀者感受到了一種對故鄉的思念和追憶之情。同時,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以凸顯人物的情感變化和思緒紛繁的內心世界。
“停車渭陽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qiáo běi tíng zuò
渭橋北亭作
tíng chē wèi yáng mù, wàng wàng rù qín jīng.
停車渭陽暮,望望入秦京。
bú jiàn yuān luán dào, rú wén gē chuī shēng.
不見鹓鸞道,如聞歌吹聲。
xiāng hún shè jiāng shuǐ, kè lù zhǐ pú chéng.
鄉魂涉江水,客路指蒲城。
dú yǒu gù lóu yuè, jīn lái tíng shàng míng.
獨有故樓月,今來亭上明。
“停車渭陽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