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恨家居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常恨家居少”全詩
每到春時聽子規,無不傷懷抱。
好去向長安,細與公卿道。
待得功成名遂時,不似歸來早。
分類: 卜算子
《卜算子》李敦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卜算子》
作者:李敦詩
朝代:宋代
南北利名人,常恨家居少。
每到春時聽子規,無不傷懷抱。
好去向長安,細與公卿道。
待得功成名遂時,不似歸來早。
中文譯文:
南方和北方的名士們都向往名利,常常感到在家中度日太少。
每到春天,聽到子規鳥的叫聲,無不傷感懷抱。
心中渴望去長安城,與朝廷的官員們一起交流。
等到功業完成,名聲顯赫之時,不再像早早歸來時那般匆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士人內心的追求和掙扎。南方和北方的名士們都渴望在社會上取得名利,但他們常常感到在家中度日太少,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每逢春天,他們聽到子規鳥的叫聲,這個叫聲使他們更加傷感,因為它讓他們想起自己未能實現的抱負和追求。
詩中的主人公渴望離開家鄉,前往長安城,與朝廷的官員們一起交流。他希望通過與公卿們的交往,實現自己的抱負和追求。然而,他明白只有在功成名就之后,才能得到他所期望的社會地位和尊重。最后兩句表達了他不愿意早早歸來的情感,他希望等到功業完成、名聲顯赫之時再回家,以彰顯自己的成就和地位。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于名利追求的苦悶和掙扎,同時也揭示了士人在宋代社會中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所面臨的困境。詩中運用了對春天的描寫,以及與長安城的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以及對于成功和成就的渴望。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士人的心聲,展示了宋代士人的社會觀念和價值觀。
“常恨家居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suàn zǐ
卜算子
nán běi lì míng rén, cháng hèn jiā jū shǎo.
南北利名人,常恨家居少。
měi dào chūn shí tīng zǐ guī, wú bù shāng huái bào.
每到春時聽子規,無不傷懷抱。
hǎo qù xiàng cháng ān, xì yǔ gōng qīng dào.
好去向長安,細與公卿道。
dài de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shí, bù shì guī lái zǎo.
待得功成名遂時,不似歸來早。
“常恨家居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