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地和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驀地和春”全詩
自長亭、人去后,煙草萋迷,歸來了、裝點離愁無數。
飄揚無個事,剛被縈牽,長是黃昏怕微雨。
記那回,深院靜,簾幕低垂,花陰下、霎時留住。
又只恐、伊家太輕狂,驀地和春,帶將歸去。
分類: 洞仙歌
作者簡介(李邴)
李邴(1085-1146), 字漢老,號龍龕居士。濟州任城人。生于宋神宗元豐八年,卒于高宗紹興十六年,年六十二歲。崇寧五年,1106年舉進士第。累遷翰林學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學士院。苗傅、劉正彥反,邴諭以逆順禍福之理,且密勸殿帥王元,俾以禁旅擊賊。后為資政殿學士,上戰陣、守備、措畫、綏懷各五事,不報。閑居十七年,卒於泉州。謚文敏。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傳》傳于世。存詞8首。
《洞仙歌》李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洞仙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邴。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團嬌軟,是將春揉做,
撩亂隨風到何處。
自長亭、人去后,
煙草萋迷,
歸來了、裝點離愁無數。
飄揚無個事,
剛被縈牽,
長是黃昏怕微雨。
記那回,深院靜,
簾幕低垂,
花陰下、霎時留住。
又只恐、伊家太輕狂,
驀地和春,
帶將歸去。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美麗而憂傷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歲月流轉的感慨。
詩詞中的“一團嬌軟,是將春揉做”描繪了柔軟細膩的春意,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然而,這春意卻像隨風飄散的煙草一樣,隨著人們離去而消散,留下了無盡的離愁。
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表達了對離別與時光流轉的感慨。飄揚的煙草似乎沒有固定的歸宿,被思念所牽引,而黃昏時分則讓人擔心微雨的降臨。回憶起那次離別,深院靜謐,簾幕低垂,在花陰下留下了短暫的停留。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別離的憂慮和對時光的流逝的無奈。作者擔心對方家庭的輕浮和不穩定,突然間,春意帶走了一切,帶走了詩人的思緒和情感,只能歸去。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春意的短暫和隨風飄散,以及離別和歲月流轉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離別情感的思念和憂傷。同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詩詞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
“驀地和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òng xiān gē
洞仙歌
yī tuán jiāo ruǎn, shì jiāng chūn róu zuò, liáo luàn suí fēng dào hé chǔ.
一團嬌軟,是將春揉做,撩亂隨風到何處。
zì cháng tíng rén qù hòu, yān cǎo qī mí, guī lái le zhuāng diǎn lí chóu wú shù.
自長亭、人去后,煙草萋迷,歸來了、裝點離愁無數。
piāo yáng wú gè shì, gāng bèi yíng qiān, zhǎng shì huáng hūn pà wēi yǔ.
飄揚無個事,剛被縈牽,長是黃昏怕微雨。
jì nà huí, shēn yuàn jìng, lián mù dī chuí, huā yīn xià shà shí liú zhù.
記那回,深院靜,簾幕低垂,花陰下、霎時留住。
yòu zhǐ kǒng yī jiā tài qīng kuáng, mò dì hé chūn, dài jiāng guī qù.
又只恐、伊家太輕狂,驀地和春,帶將歸去。
“驀地和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